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三十四 请勿转载

唐朝建中三年,朝廷接到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消息:身兼淮西、平卢、淄青节度使的李希烈,本来奉命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却反与李纳勾结,自立为建兴王、天下都元帅,公然反叛了朝廷。这离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了二十年,在这段时间内,藩镇将领的反叛此起彼伏,而李希烈这一次,恐怕是来势最汹的。

每一次叛变,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次尖锐的警报。当年李世民让大唐走向荣耀之巅,让四夷都纷纷跪在天可汗的脚下。然而,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脸面完全被践踏,不光是四夷,连世受皇恩的藩镇军阀,想翻脸就翻脸,皇帝的权威一点都不值钱。

但是,现在的皇帝唐德宗却顾不得脸面不脸面,他继位时,本来是雄心勃勃的天子,也被寄予厚望。可是,到处风起云涌的叛乱,让他焦头烂额,昔日的锐气也逐渐被磨灭。他只希望息事宁人,让这些藩镇军阀消停下来,让大唐不要再次卷入战火。

皇帝有难题,首先就是找到宰相咨询。当时的宰相是卢杞,听说到此事,连忙出了主意:派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宣慰李希烈,劝说他不要造反。唐德宗病急乱投医,连忙问计于卢杞该派谁去。卢杞振振有词:

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旧唐书》

现在的人一说颜真卿,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书法。“颜体”楷书与柳公权的书法齐名,被称为“颜筋柳骨”。实际上,颜真卿在当时,更为知名的是他的忠诚和气节。

颜真卿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考上进士,入朝为官,担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不仅平反了大量的冤案,还弹劾违法的官员,一时间让朝野侧目。不过也得罪了当朝的权贵杨国忠,最终被排挤出朝,担任平原太守。

平原是安禄山的辖区,颜真卿早就看出安禄山图谋不轨。他表面上终日纵情酒色,实际上却在招募壮士,修筑城墙,积累粮草。就这样,安禄山蒙蔽了唐玄宗,颜真卿蒙蔽了安禄山。等到安禄山谋反的时候,河北郡县瞬间落入叛军之手,唯有颜真卿所管理的平原城防守严密,叛军竟然久攻不下。唐玄宗听说之后,喜出望外的夸奖道:

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由于他的独树一帜,各地的义军和官军纷纷云集在他的帐下,推举他为盟主,大约有二十万的兵力,如同在叛军腹地插入了一把钢刀。安史之乱前期朝廷还能稳定大局,颜真卿居功至伟。

后来在肃宗、代宗、德宗三朝,颜真卿都受到了礼遇。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是封建士大夫经常遇到了困扰,颜真卿也不免其害。玄宗时杨国忠当权,他被外放为平原太守;肃宗时御史唐旻诬陷他,将他降为饶州刺史;宦官李辅国厌恶他,也曾降他为蓬州长史;代宗时宰相元载以诽谤朝廷为由,将其贬黜朝廷,担任各地的别驾、司马等官职。

等到元载被杀后,颜真卿才重新入朝,担任刑部尚书,后来又担任了吏部尚书。不过,唐德宗继位后,刚直的颜真卿又得罪了宰相杨炎,被任命为有职无权的太子少师。等到卢杞拜相后,名义上升任颜真卿为太子太师,却始终想除掉这个刚直的老人,多次向左右流露出外放颜真卿的想法。

此时的颜真卿已经年过古稀,再也不能经受颠沛之苦。他找到卢杞,泪流满面的告诉他:你的父亲卢中丞与我相交很深,他是个忠臣。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杀害,头颅送到平原郡。我感念他的气节,都不忍用衣服去擦拭鲜血,而用舌头舔干净的。怎么到了今天,您位高权重,却容不下我一个老人呢。

表面上,卢杞惶恐下拜,实际上,卢杞更为憎恨颜真卿。所以,借着李希烈的叛乱,他向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去抚慰叛军。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叛军已经是毫无人性可言,老太师此去,凶多吉少。连一向不敢多事的宰相李勉,都秘密上奏劝唐德宗收回成命,不要让老太师冒险,丢国家的颜面。

颜真卿此时七十多了,他完全可以借病推脱不去。然而,国难当头,明知是九死一生,他慨然领旨前往。李希烈如获至宝,希望颜真卿能归降他,为他增添人望。然而,这位老太师,无论叛军如何使用软硬手段,始终坚贞不屈。被关押一年多之后,颜真卿被杀,天下为之恸哭。

喜欢请点击关注,天天为您带来有趣的历史。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