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節性甲狀腺腫作爲甲狀腺瀰漫性病變的其中一個類型,給患者們帶來的不良症狀便是單側的甲狀腺會出現腫大的現象,並且可以摸到多個圓形的結節連在一起。總之,胡教授表示,“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提示甲狀腺出現炎症改變,而具體導致慢性甲狀腺炎的原因目前並不明確,有些觀點認爲與環境有關,也有些認爲與每個人的遺傳易感性相關,總之就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說法。

最近啊,甲甲有個小姐妹在做甲狀腺疾病篩查時,彩超檢測結果提升“甲狀腺瀰漫性病變”,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覺得自己鐵定已被甲狀腺癌纏上,命不久矣。

“甲狀腺瀰漫性病變”到底是啥?嘻嘻,其實這樣的描述很常見,這只是甲狀腺B超的一種描述性結論而已,並無任何指向,更遑論會影響生命了—

“甲狀腺瀰漫性病變”究竟是啥病?

對B超上出現“瀰漫性病變”這樣的改變,絕大多數是提示甲狀腺內出現了炎症性改變。如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橋本氏甲狀腺炎,一般好發於中老年女性朋友,其基本的病理學變化是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浸潤,存在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過程。

超聲波檢查時,甲狀腺失去了正常的圖像。這種圖像的變化既可以表現爲甲狀腺的形態、大小的改變,呈現瀰漫性增大,邊界清晰,也可以表現爲光點增粗,回聲不均勻、回聲結構紊亂。

結節性甲狀腺腫作爲甲狀腺瀰漫性病變的其中一個類型,給患者們帶來的不良症狀便是單側的甲狀腺會出現腫大的現象,並且可以摸到多個圓形的結節連在一起。

雖然局部並沒有疼痛的現象,但諸多患者們會出現吞嚥困難以及呼吸困難,還有聲音沙啞,甚至是咽喉出血的不良症狀。

此外,甲狀腺癌也是甲狀腺瀰漫性病變的一個類型,臨牀較罕見。患者常有吞嚥困難、發音困難、聲音沙啞等不適症狀,局部會出現非常劇烈的疼痛。

總之,胡教授表示,“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提示甲狀腺出現炎症改變,而具體導致慢性甲狀腺炎的原因目前並不明確,有些觀點認爲與環境有關,也有些認爲與每個人的遺傳易感性相關,總之就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說法。

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會變癌症嗎?

甲狀腺瀰漫性病在一定幾率上是有癌變的可能。事實上,橋本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癌,尤其是微小癌在臨牀上並不少見。

美國報告的監測數據表明,從2001年到2013年間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2倍,不少患者橋本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癌並存。

因此,如果懷疑有甲狀腺癌的可能,則應該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包括甲狀腺放射性碘掃描、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以及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等,其中以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評估最準確。

甲狀腺出現了“瀰漫性病變”該咋辦?

B超發現了瀰漫性病變非常常見,首先要告知患者不必要過度焦慮擔心。

一般對於甲狀腺瀰漫性病變,醫生首先會關注的是甲狀腺功能如何。

因爲體內的炎症細胞進入到甲狀腺內部,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的不正常,也就是可能有甲亢或甲減。一般需要檢測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自身抗體,甲狀腺功能正常者常不需要治療,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需要到內分泌科進行治療。

如果有興趣的話通過病理活檢可以見到甲狀腺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浸潤以及纖維化。

這裏稍稍提醒一下,進行甲狀腺功能化驗並不需要空腹進行,但是有些醫院因爲條件限制會規定所有血液化驗都要早上採集,而有的醫生也會比較簡單地要求病人空腹檢查,這時候如果僅僅是化驗甲狀腺功能,那麼就無需空腹,只需要根據醫院流程規定早晨來採血即可。

最後囉嗦一句,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患者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別忘了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如果出現了甲亢或甲減,則需要根據甲亢或甲減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的話,那麼後續每年或每兩年一次的體檢就足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