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機器人恐慌症越發展越重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無論是在北京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會還是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智能體”。“智能體”不僅可以幫助人類幹體力活,越來越多的腦力勞動也比人類做得更好。當我們擔憂機器人、人工智能代替就業的時候,專家表示,它們不但不會讓我們失業,還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且讓人類工作得更加舒適。

一位保潔員連續工作半天,就必須停下來歇息,而掃地機器人可以連續工作4天;世界級水平的咖啡大師做20杯咖啡之後,手就開始抖,咖啡機器人的機械臂可以24小時持續工作……機器人的“進化”速度還在加快,照這樣發展,似乎我們真的面臨失業。

事實並非如此。從宏觀數據看,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爲12.3%。其中,工業機器人159.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4.6億美元,特種機器人40.3億美元。所以,機器人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產業,這意味會創造出很多就業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8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未來10年自動化技術和智能科技的發展將取代7500萬份工作,與此同時創造出1.33億份新工作。這意味着,新科技淨增新工作崗位5800萬份。

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RIA)主席傑夫·伯恩斯坦恩說,機器人的銷售增加時,失業率下降了;機器人的銷售下降時,失業率上升了。2010年到2018年,美國機器人產業創造了超過100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所以機器人並沒有減少就業,而是創造了工作崗位,比如設備分析師、網絡安全專家這樣的崗位,未來還會創造更多新的崗位。

原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達闥科技創始人黃曉慶說,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轉換社會的架構,未來將產生管理、控制、訓練機器人的工作。假設中國4.5億家庭都有1個機器人家庭保姆,每100個機器人需要1個人類管理,那麼我們需要450萬管理家庭保姆機器人的機器人訓練師、操作師。

機器人確實已經代替了部分工作,然而專家認爲,在很多行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用於最基本的工作,讓人解脫出來做更高價值的工作。

在中國的一些汽車製造車間、物流園區,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上崗,裝卸完全自動化,看似替代人工,其實是機器人蔘與生產幫助工人減少體力勞動,讓生產變得更精簡、更有適應性,甚至爲殘疾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認爲,機器人時代是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工作崗位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但是就業者必須適應新的崗位,如果不能適應,則容易被淘汰,機器人能夠把那些枯燥、危險、骯髒的工作替代掉,讓人類做更舒適、更有價值地工作。

生產力的提高會給人類帶來更多財富,會產生更多更輕鬆的工作。有專家暢想,也許50年之後,90%的人只幹自己想幹的工作,因爲機器人帶來的工業革命是自由的革命。

人類越來越輕鬆,會不會有一天機器人“進化”到拋棄人類呢?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IFRR)主席烏薩馬·哈提卜說,最後會是人類與機器人合作共存,機器人完全自主並接管世界,至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會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