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路表示:想再重複一遍我的觀點,只有文化和教育才能徹底改變中國足球(也許也包括中國籃球),道理很簡單,因爲足球是“人”踢的,籃球是“人”打的,而真正的“人”,需要有文化,受教育。我一直有一種感覺,中國的足球運動員和籃球運動員打比賽,套路基本上都是“主教練模式”,主教練讓怎麼弄就怎麼弄,主教練不指點領域基本也就不觸碰,怕壞事,個人悟出來的東西太少(或者說球商太低)。

中國男籃不敵尼日利亞,無緣奧運會直通車,讓廣大體育人,球迷集體但是爲什麼足球籃球這樣的大球咱們就是不行。董路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董路表示:想再重複一遍我的觀點,只有文化和教育才能徹底改變中國足球(也許也包括中國籃球),道理很簡單,因爲足球是“人”踢的,籃球是“人”打的,而真正的“人”,需要有文化,受教育…… ​​​

不過董路的觀點立即就遭到了網友的反對:委內瑞拉人窮的飯都喫不起,不照樣幹男籃,敘利亞亂的連家都沒有,照樣幹國足。我覺得,就是待遇太好了,還打什麼球。

也有網友力挺:中國教育真的因該適當的減少文化課,增加體育,藝術修養的類培養。職業體育的發展不是單靠體育總局或是各個協會就能搞起來的,因爲人從小的教育在學校,學校和家庭佔據了一個孩子青少年時期所有的時間。抓住學校和家庭纔會是破局的關鍵,然而在現如今的中國幾乎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覺得說的都沒錯。我一直有一種感覺,中國的足球運動員和籃球運動員打比賽,套路基本上都是“主教練模式”,主教練讓怎麼弄就怎麼弄,主教練不指點領域基本也就不觸碰,怕壞事,個人悟出來的東西太少(或者說球商太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