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1年上半年, 由郵傳部負責,該部大臣盛宣懷具體承辦,爲資助湖廣鐵路建設,發行了五釐利息的國債,簡稱湖廣債券。美國突現:清朝國債、民國債券“持有人”,我國所持萬億美元國債要被賴賬。

美國突現:清朝國債、民國債券“持有人”,我國所持萬億美元國債要被賴賬?這會,成爲美國貿易戰的新武器嗎?

最近有一羣美國人,叫囂着要吞噬中國持有的萬億美國國債,讓中國改革開放40的外匯儲備成果絕大部分化爲烏有。他們以債券持有人的身份,躁動起來,要求美國賴賬不還?要給美國貿易戰提供新武器。

爲首的是田納西州的一個女農場主,叫畢安卡。他們從二手市場收購了一批“古董”,是清朝、民國時發行的債券。他們以所謂債券持有人的名義,把通貨膨脹、利息和賠償費用計算在內,盤算出中國應支付超過1萬億美元。

這些債券,一部分是清政府1911年債券,爲修建“湖廣鐵路”發行的;一部分是民國政府1913年“黃金融資債券”。他們把利息、通貨膨脹、以及賠償費用算一起,說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要中國支付。

而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所積攢下的外匯儲備大部分都購買了美國國債,他們說恰好可以一筆購銷。

當年甲午戰敗後,清政府發佈上諭,將修建鐵路列爲第一要務。湖廣鐵路,是當時在湖南、湖北境內的粵漢鐵路,還有湖北的川漢鐵路。這兩條鐵路,都歸湖廣總督管,所以叫這個名。

清政府這個債券,以兩湖厘金鹽稅等爲擔保,委託美、英、德、法4國銀行團,面向外國人發行的債券。當時修的鐵路,主要是廣水到襄陽、荊門州到宜昌、宜昌至奉節的路段。

1911年上半年, 由郵傳部負責,該部大臣盛宣懷具體承辦,爲資助湖廣鐵路建設,發行了五釐利息的國債,簡稱湖廣債券。清廷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 借款總額1000萬英鎊, 第一期發行600萬英鎊, 分別由英國的滙豐銀行在倫敦與上海、法國的匯理銀行在巴黎、 德國德華銀行在柏林、以及美國銀行團在紐約,各承銷150萬英鎊。

1911年6月,債券由盛宣懷簽發,爲期40年,1951年6月到期。面額分100、20兩種。600萬英鎊的債券,當時就合9000萬兩白銀。

這種債券,採用英文印製,上邊有火車圖案,下邊有清朝郵傳部公章、盛宣懷的簽名、以及大清欽差出使大臣關防印。

就這樣,貪婪的清政府,通過債券借到了鉅額資金。當年五月,清廷頒佈鐵路國有政策,宣佈了湖廣鐵路借款的消息,全國譁然,引發了保路運動,認爲是百年的恥辱。全國聲討出賣鐵路主權予外國,粵、川、湘、鄂省紳商掀起愛國保路運動, 終致一發不可收拾。數月後,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湖廣鐵路公債,成爲大清帝國的亡國公債。

2001年,田納西州一名女農場主畢安可,創立了一個債券持有人基金會,追討這些債券。她說,他們有2萬多人,是當年投資人的後裔。他們要求,中國負責;要求美國政府,承認債務合法性。

畢安可說,這個百年債券,可成爲貿易戰的一個重要籌碼。爲此,這羣美國人在去年8月已經在特朗普位於新澤西州的高爾夫會所內,和美國總統見了面,並向對方提及此事,試圖討要一個說法。她說,他們還見了財政部長等高官。

1982年9月,他們到當地法院告狀,所在的阿拉巴馬地方法院,曾缺席判決,支持他們的訴求。但後來的1984年2月27日,美國阿拉巴馬聯邦法院撤銷又撤銷了其1982年所作出的缺席判決。

然而,2004年最高法院的另外一起關於使雅利安化的油畫案,就被裁定了另外一個結果,又給了他們新的希望。

幾個月前,這些人,還進行詐騙,高價售賣這批債券,獲利340多萬美元。後來,美國安全交易委員會指責他們以欺騙性的行爲收斂高額財富,尤其是針對老年人行騙,將他們高上法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之時,已對外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取消外債;外國軍隊退出中國領土領空領水;不承認外國使領館的地位等。嚴正聲明,對中國曆屆反動政府爲維護其反動統治所借的外債,中國政府概不承認。

清王朝時期,美國歐洲國家狼狽爲奸,從清朝身上榨取了數不清的財富和利益,其中最爲著名的莫過於八國聯軍後的“庚子賠款”,直到1938年,英、美等國才紛紛停止“庚子賠款”,當時中國共賠款白銀已近6.532億兩。

近百年來,這些作廢的“債券”在海內外公債收藏界仍維持不墜。並不就是一張廢紙,完全可以拿到古董市場試試運氣。在公開的交易網站上,現在還可以賣出1000多塊錢。

美國連年超發的國債,已超過了自身GDP的110%,達22.5萬億美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持有美債1.1125萬億美元。

美國會把國債索賠案作爲一種施壓方式,迫使中國政府在雙方的貿易戰中做出妥協嗎?(孟陵羽)

關注一下,瞭解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