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一段戀情結束後,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恢復。失戀的男生要麼把自己關在家裏不出門,要麼一個人借酒消愁,要麼在哥們兒面前發發牢騷。。。

相比之下,女性失戀後,可能大哭一場發泄一下情緒,然後沒多久就走出失戀的傷痛了,接着就會投入到新的戀情中去。有人會說失戀的男生看起來更像“女生”,因爲他們每日魂不守舍,哀哀怨怨。那麼爲什麼男女的反應差別這麼大呢?其實這與男女的大腦構造不同有關!!

男性的空間認知能力比較強,相比之下女性要弱一些(這也是爲何路癡多發生在女性身上),所以,男性大腦中往往能更加真實清晰地構造現實的故事情境。我們想象一下,失戀後,男生的腦海中可能一直浮現分手時的畫面,會一直反思當時自己的言行舉止,會不斷思考是不是我再多道幾次歉,態度再溫和一些就可以挽救這一段戀情;再加上回憶着當時甜蜜的點點滴滴,與現在形成極大的反差,由此便陷入了失戀的悔恨裏久久無法自拔,從而愈加悲痛。

相比而言,女性的隨機應變能力要強於男性,她們往往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當生活模式發生變化甚至是劇變時,她們也可以順利適應,這也是爲何女生失戀後更容易獲得新的愛情。

此外還有一種現象:分手後,有一些男生會到處說自己前女友的壞話。其實,這並不是因爲他們記恨自己的前女友,這其實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因爲,被甩,失戀,是一種很痛苦的現實,爲了讓自己的內心儘可能的保持平衡,他們只好安慰自己:是她脾氣不好,性格太差,還不會做家務,又天天亂花錢,所以我們分手是一件正確的選擇。(就像是童話故事裏面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樣)

以上,這種把自己的行爲正當化、合理化的行爲被稱作“消除認知的不協調”(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說白了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不服輸”,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自尊心等)的手段。其實也是一個人想設法努力走出困難、陰影,努力迴歸正軌,恢復正常生活的慾望。

還有一點就是,當失戀的男生找到自己的新女朋友時便不會再說前女友的壞話了。

接下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心理學裏面的“自我防禦機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

1、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面對有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一系列的反應機制。即當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環境因素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它包括:否認、壓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過度代償、抵消、昇華、幽默和認同的11種形式。

2、 ⑴否認,是指對某種痛苦的現實無意識地加以否定。(例如一位癌症患者否認自己患瞭如此嚴重的疾病)。

⑵壓抑,是指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觀念、情感或衝動抑制到無意識中去。(例如對一些創傷性事件選擇性的遺忘)。

⑶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指無意識地用一種通過似乎有理的解釋或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爲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爲或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例如:酸葡萄心理,把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說成不好的;還有一種就是甜檸檬心理,即得不到葡萄只能得到檸檬時,把檸檬說成甜的。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掩蓋其缺點或失敗,以求得內心的平衡)。

⑷移置(或移情),是無意識地將指向某一對 象的情緒、意圖或幻想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替代的象徵物上,以減輕精神負擔取得心理安寧。(例如,一個孩子被家長訓斥之後,滿腔憤怒無法發泄,就會選擇踢倒旁邊的板凳,把對家長的怒氣撒到板凳身上,板凳就相當於我們經常說的“替罪羊”一樣)。

⑸投射,是自我將不能接受的衝動、慾望或觀念歸因(投射)於客觀或別人。(例如,在投射起作用時,一個人如果恨別人,就會被他轉換爲“別人恨我”;一個吝嗇的人會指責世界上的人都是小氣鬼;一個學生如果考試作弊,就會認爲別人也都作弊而感到心安理得)。

⑹反向形成,是指對內心的一種難以接受的觀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爲表現出來。(例如弟弟或妹妹出生時,較大的孩子對嬰兒奪走了母親這一事情感到不滿或委屈,繼而憎恨嬰兒,但在表面上顯得很喜歡嬰兒。這是因爲表現出憎恨嬰兒的行爲會招致母親的指責,而表現出喜歡嬰兒則會成爲好哥哥、好姐姐,能被母親所承認,得到表揚。這種反向形成在本質上源於道德感或良心等超我的影響)。

⑺過度代償,又稱過度補償,是指一個真正的或幻想的軀體或心理缺陷可通過代償而得到超乎尋常的糾正。(例如,口吃者成功的成爲一名說話流利的演說家)。

⑻抵消,是指一個不能接受的行爲象徵性地而且反覆地用相反的行爲加以顯示,以圖解除焦慮。(例如,不小心說了不吉利的話就吐吐口水或用吉利的話來抵消晦氣和不吉利之感)。

⑼昇華,是指一種最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防禦機制。因爲它可以把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性慾或攻擊性衝動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轉向更高級的、社會所能接受的目標或渠道,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活動。(例如,我們人都有死本能。這種本能的無意識衝動一般表現爲打架、戰爭等等,而打架和戰爭這種種活動都不爲我們這種和平的社會所接受,所以很多人就將這種打架或戰爭的這種死本能能轉化爲在運動場上的頑強拼搏,最後獲得冠軍的這種行爲,也就是被我們所接受了)。

⑽幽默,是指對於困境以幽默的方式處理。(例如, 當學生嘲笑張老師個子矮小時,張老師以一句“濃縮的就是精華”化解了當時的尷尬)。

⑾認同,是指無意識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之長歸爲已有,作爲自己行爲的一部分去表達,藉以排解焦慮與適應的一種防禦手段。(例如, 兒童在作業時遇到困難時,常說:“我要學習解放軍 叔叔”,從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業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