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厦门市公共安全办联合厦门市救生协会和三伍锄教育集团,在环岛路一国两制沙滩举办“守护生命”海上安全宣传活动暨儿童安全与救护研学活动。30余名5到12岁的孩子及其家长参与到此次活动,他们对海上救援及安全保护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

有人溺水了,怎么办?

活动中,来自厦门市救生协会、110救援队的庄鹭杰队长首先向孩子们普及海上安全急救相关知识。

他向孩子们提问:“有人溺水了,怎么办?”孩子们回答:“快去救他!”庄队长马上指正,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可下水救援,孩子们应立即向附近的成年人求救,请求他们下水救援 ,或者迅速在现场寻找泡沫游泳圈、将矿泉水瓶装在书包内或者用衣服包住打结,以此制作临时浮具,将浮具抛给溺水者后,立即向成人求助。在现场如果有较长的竹竿、树枝等可以进行岸上救援。为了避免被拉入水中,救援者在递竹竿的过程中注意先下蹲降低重心,然后再递出竹竿进行救援。

通过庄队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详细的演示,孩子和家长们学到了非常专业且实用的水上救援知识,收获满满,都表示要将这些知识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和家长们。

关键时刻救人一命的

“救援工具及方法”初体验

接着,庄队现场演示救生衣穿戴的正确方式和注意事项并一一介绍厦门市救生协会日常救援工作中使用的各种救援工具,包括各种浮具、非动力救生艇、遥控飞翼等。并且,孩子们在沙滩上近距离观看了水上救援队志愿者们在海上使用这些工具的演示。孩子们都被这些新奇的工具深深吸引,看得非常入神,从中获得了许多海上救援的知识。

随后,2位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培训导师搬上假人模型,配合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现场模拟心肺复苏的全过程。此时,孩子们、家长们以及三五锄的带队老师们也参与进来,依照导师的指导,亲身进行心肺复苏的练习。

“我是海上守护小英雄!”

孩子们化身海上小小巡逻员,身穿红马甲,随着厦门市救生协会的志愿者进行海上安全巡逻,提醒海边的游客注意安全。过程中他们细心地发现有个小游客没有带任何防护道具游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上前劝导:“你不能一个人下去游泳。”他们告诉小朋友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并将今天的知识现学现用,告诉他下海游泳时要携带安全浮具比如泡沫游泳圈或“跟屁虫”的安全气囊。另一名名叫“六六”的孩子担心远处两名成人有危险,记住刚才学到遇到溺水人员时,要及时向附近的成人求救,他赶紧和庄队长求助:“队长,你快去救他!”

活动结束前,孩子们还变身海上环境保护守护小英雄,手持工具在沙滩上进行垃圾的捡拾及沙滩垃圾的分类。

为了表彰孩子们在此次“守护生命”海上安全宣传活动暨儿童安全与救护研学活动中优秀的表现,厦门市公共安全办、厦门市救生协会、三五锄教育联合为孩子们颁发“水上急救研学营证书”。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未来,厦门市公共安全办联合厦门市救生协会和三伍锄教育集团将开展更多公共安全宣传教育研学系列活动。以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