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吳用贊成招安的話,他完全可以派別的頭領,用盡量大事化小的辦法,將宋江等人接出來。當宋江要提出去東京觀賞花燈的時候,吳用就已經完全明白了一切。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柴進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夜鬧東京

李逵手拿棍棒沿街一路打去,街市上頓時一片大亂;太尉高俅聞報,急忙率兵從北門趕了過來,這一來動靜就更大了;由此也驚動了城內的穆弘、史進,以及城門口接應的魯智深、武松、朱仝和劉唐;再加上隨後追趕李逵的燕青,八個頭領齊心合力,趁亂殺出了東京城!

李逵還嫌殺得不過癮,出城之後,他徑直向客店飛奔而去;其餘七個頭領正在尋找宋江等三人,就見前面來了一彪軍馬;爲首的正是梁山泊馬軍五虎上將!衆人見宋江三人此時已經和他們在一起,這才放下心來;高俅率領人馬剛追出城來,就聽到五虎將高聲喊喝: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早獻城池,免你等一死!嚇得高俅連忙撤回城中,高懸吊橋,閉門不出。

到了此時,宋江才安下心來,他不由得心中暗暗叫苦:我來東京,本想來面見聖上,一訴衷腸;但願得朝廷早日降詔,接受招安。可是柴進私入皇宮剜字,李逵夜鬧東京放火,八個頭領街市闖蕩,五虎大將兵臨城下;一夜之間,數度驚擾聖駕,實在是罪莫大焉,這招安, 還能有指望嗎?

宋江忽然又心念一動:關勝等五將是怎麼來的?他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走了之後不久,軍師吳用放心不下,這才調兵遣將派他們來的。此時李逵未到,宋江怕夜長夢多,於是決定率領衆人一起先行回山;臨行之前,宋江留下燕青,讓燕青找到李逵之後,將他帶回山寨。

在回程的路上,衆頭領一路說說笑笑;唯有宋江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沉重;除了此次東京之行失敗以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突然明白了,原來軍師吳用也不贊成招安!如果吳用贊成招安的話,他完全可以派別的頭領,用盡量大事化小的辦法,將宋江等人接出來;而根本不必派五虎大將這樣煞有介事,大動干戈!畢竟將來還是要受招安的,沒有必要把朝廷得罪得那麼狠!

倘若五虎將真的和東京城裏的官軍打起來,那會是什麼樣不堪設想的後果?真要是那樣的話,招安之路就徹底斷了!宋江越想越害怕,這不僅因爲他害怕真的會出現那樣的後果,也因爲出於他對吳用的害怕;一直以來,他和吳用既是肝膽相照的兄弟,也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可是到了現在他才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真的完全瞭解吳用!

宋江真的沒有猜錯,吳用確實有着他的另一面;因爲同爲讀書人,同爲下層知識分子,宋江和吳用在很多問題上,確實存在着共識,但這並不代表着他們沒有分歧!他們的共識在於,壯大興旺梁山泊的事業;而他們的分歧在於,宋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希望利用梁山泊的強大力量報效朝廷;而吳用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希望運用梁山泊的強大力量獲得自由!

吳用出場乾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驚世駭俗的智取生辰綱;從《水滸傳》全書中,我們完全看不出吳用是一個貪圖富貴之人,是一個奢靡享樂之輩;那麼他要這麼多錢幹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他看透了當時黑暗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在那樣的現實環境之下,儘管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可是因爲無權無勢,無門無路,他也只能是永無出頭之日!

可是在吳用的心中,渴望着自由而又快樂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沒有鉅額錢財作爲基礎是辦不到的!何況劫了生辰綱之後,事情一旦敗露的話;官府能不來抓人嗎?吳用又豈能坐以待斃嗎?因此生辰綱的主要作用在於,能夠拉起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從而能夠無視皇權,逍遙化外;遠離那豺狼當道,虎豹專權的黑暗之地,營造自己心目中祥和寧靜,自在愜意的桃花之源!

這就是吳用嚮往的人生理想,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對於他而言,家國之事不去想,功名利祿如浮雲;水泊梁山纔是他的桃花源!儘管他知道宋江一直都有強烈的招安思想,可是宋江天下皆聞的仁義名聲;既是梁山泊形成凝聚力量的核心樞紐,又是梁山泊能夠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所以他的心逐漸偏離了晁蓋,靠攏了宋江!

吳用原本打算,等到山寨興旺發達之後,再慢慢做通宋江的思想工作;繼而和宋江一起,以兄弟情誼感化其他主張招安的頭領,最終能夠兄弟歡聚一堂,永駐水泊梁山;至於身後之事,他也就懶得去管那麼多了;在他看來,宋江有些過於迂腐了;畢竟人死如燈滅,人生一世,終有一死;至於百年之後,賊寇就賊寇,罵名就罵名;又有什麼必要太過在乎呢?

可是讓吳用沒有想到的是,梁山泊大聚義剛一結束;宋江就急不可耐地將招安之事,擺到了下一步的行動日程上!當宋江要提出去東京觀賞花燈的時候,吳用就已經完全明白了一切;以他對宋江的瞭解,宋江從來都不是一個爲了看熱鬧,而不顧生死安危的;沒有理性的魯莽人!宋江陡然間提出這樣的要求,讓吳用確實有些措手不及!

可是吳用又不能當着衆兄弟的面,揭穿宋江的真實用意;因此他只得假裝糊塗,暫時同意。等宋江下山之後,吳用忍不住長吁短嘆,冥思苦想;他既不能與宋江公開鬧翻,也不願就這樣接受朝廷招安;那麼究竟該怎麼辦纔好呢?經過反覆考慮之後,他覺得只有用暗中拆臺的辦法,用自己的影響力去號令那些不願招安的頭領們,暗地裏去破壞招安,才能夠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宋江和吳用,先後都明白了對方的心中所想;宋江心中難過,吳用又何嘗不痛心呢?可是,事關兩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即便他們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同生共死的知己;可是這種原則分歧,依然在所難免!所謂情義兩難全,正是如此!好在兩人都顧及了相互間的深厚情誼,不至於再發生火併王倫那樣的類似事件;但是,圍繞着招安的暗中較量,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