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經理:市場的春天萌芽了

□本報記者 李良 

  A股貼上“暖寶寶”

基金經理張誠(化名)得知央行降準消息時,已是上週五17時48分。剛在地庫停好車,他習慣性地打開微信,然後嘴很快張成“O”型。

“這也太快了吧!”接到記者電話時,張誠的感嘆一聲緊接一聲,“央行此次行事如此果斷,政策意圖毋庸置疑。那還說什麼呢,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對此,上海某私募基金的總經理老吳感同身受。但與張誠略有不同的是,他所聚焦的並非降準政策本身。結合近期連續出爐的利好,他隱然感覺到政策的決心,這或許有望令A股改變此前頹勢,走出一波強勢上攻的獨立行情。

“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大幕已經拉開。雖然整體來看,這或許對應的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換個角度分析,因爲政府意識到這種壓力,主動通過政策調節來引導,它就會逐步改變市場對未來預期。”老吳說,“資本市場投資中,未來預期的好壞是最核心因素之一,至少從這一點上來判斷,A股會有一波階段性行情。”

在上週五的17時22分之後,比基金經理們還要忙碌的,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市場部員工,他們需要儘快向外界發佈基金公司對降準政策的觀點。心細的人士可能會觀察到,或許是預期充分,基金公司發佈觀點的速度明顯較以往更快,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在央行公佈政策後不過半個小時,就有長篇看多的觀點出爐。

中歐基金表示,此次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爲整個資本市場釋放了充沛的流動性,同時改善了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的預期。隨着短期市場流動性改善,市場的微觀資金結構將發生趨勢性改變。而宏觀調控逆週期調節不斷加強,貨幣傳導機制進一步疏通,將逐步實現行業的自我出清,在未來一段時間將不斷看到行業景氣拐點的出現。

上投摩根基金則以“全面降準託底經濟增長,A股投資長期空間打開”爲題發表了自己對政策的觀點。上投摩根指出,宏觀經濟增長仍處於轉型調整過程中,尤其是下游內需增長不振、製造業景氣水平仍居收縮區間,城鎮失業率也有所上升,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整,有助於託底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的長期轉型。上投摩根認爲,在全球流動性重回寬鬆的背景下,中國未來進行貨幣寬鬆的空間仍然較大。同時伴隨社會無風險收益率下行,權益資產的整體配置價值提升。

農銀匯理基金則強調,此次降準落地對於提升市場盈利預期和風險偏好都大有裨益。農銀匯理認爲,二季度以來,國內經濟數據有所回落,降准以及後續可以期待的逆週期政策有助於恢復市場此前較爲脆弱的盈利信心。同時,也有利於降低市場風險溢價,提升風險偏好。

淘金“逆週期”

張誠認爲,在諸多政策暖風中,未來最主流的關鍵詞是“逆週期”。

“相較於其他政策,‘逆週期’政策調節的指向明確,落地速度快,這對目前的A股市場來說,無異於一劑猛藥。”張誠說,“制度建設有利於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但從立竿見影的效果,從逆轉市場運行軌跡的角度,它顯然不如‘逆週期’政策。”

農銀匯理基金則指出,此前,決策層明確提出三個核心逆週期政策:一是根據地方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按規定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確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見效,並擴大使用範圍;二是加快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措施;三是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三個逆週期政策一起推出,超出市場預期,也彰顯了決策層“六穩”決心。

老吳樂觀地預計,在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資金將會圍繞“逆週期”政策調節的指向進行佈局,這會在A股市場不斷製造新熱點,從而推升指數和個股的螺旋型上升。老吳認爲,“逆週期”政策並不是直接利好於某一個板塊,但它的影響面寬泛,而且可以預期,在總基調已定的背景下,未來會有更多細化的政策陸續出臺,從而對行業板塊形成直接刺激,這足以讓A股市場改變此前的頹勢。

海富通基金表示,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逆週期”政策邊際寬鬆,尤其是海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在完善LPR定價機制後,國內貨幣政策微調預期上升,市場環境好轉。同時若國際環境惡化,國內逆週期政策對沖力度將相應加大,市場中期邏輯將回歸國內經濟及政策方向。

上投摩根的觀點則指向市場的結構性分化。上投摩根認爲,龍頭與非龍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分化也將繼續加大,在宏觀經濟增長持續承壓,但流動性邊際放鬆的背景下,資金將更青睞盈利增長穩定、抵禦經濟調整能力較強的行業與龍頭個股,長期來看,仍十分關注消費、醫藥、成長等板塊中優質品種的長期投資價值。

而基於“未來一段時間將不斷看到行業景氣拐點的出現”的邏輯,中歐基金明確表示,堅持看好以中國核心資產爲主的優質藍籌、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同時適當關注非銀金融相關資產,關注電子、通信、計算機、銀行、醫藥生物、汽車、電氣設備、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行業。

  激進但不冒進

利好“組合拳”接二連三地出擊,疊加A股市場上週強勢的獨立行情,讓很多機構投資者心潮澎湃。但即便在形勢大好的情形下,將風險控制視爲生命線的基金經理,依舊保持清醒。

譬如,雖然喊出了“加油幹”的口號,張誠卻同時強調,A股市場今時不同往日,雖然政策暖風頻吹,階段性行情可以期待,但是否能夠令A股“熊轉牛”,仍需仔細觀察。張誠認爲,雖然A股市場在近幾年的結構性調整中,已經充分體現了市場對經濟下滑的預期,但因爲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的過程,對於所有研究者來說都是一個難解的課題,因此,在沒有確定性指標出現之前,不可妄言市場調整的結束。

持有類似邏輯的部分基金經理也指出,短期內可能會見到指數在政策刺激下快速上行,個股出現普漲,但這個時間段不會持續太久,A股將很快再度出現結構性分化的行情。在各家機構深度研究的推動下,真正受益於“逆週期”政策的板塊和個股才能延續上漲勢頭。

但縈繞在投資者心頭的疑問是:這一次,“結構性”會指向何方?A股市場是否會藉機完成風格切換?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基金經理給出了不同的回答。但從綜合採訪回覆來看,基金經理們對於科技股的偏好度顯然與日俱增,這也爲下一階段基金佈局“結構性”指明瞭方向。

上海某基金經理直言,行業自我出清的過程及對民營企業的政策傾斜,使科技股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迎來較好的投資時機,同時隨着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行業競爭格局趨於穩定,行業龍頭受益明顯。而從節奏上看,今年第四季度可能會有階段性機會,整體上或是一個底部逐漸抬升的過程。

除此之外,可選消費、非銀金融也成爲基金經理們頻頻提及的行業。海富通基金認爲,市場環境在好轉,看好市場結構性行情。其中,受益於貨幣環境寬鬆、資本市場改革,銀行、券商近期或有所表現,長期來看,則看好盈利能力較穩健的消費類龍頭和持續改善的科技龍頭。農銀匯理基金表示,從結構上看,對流動性敏感的科技、金融和部分可選消費品受益更大。國泰基金相對看好的行業則包括券商,景氣度不斷提升且有望持續的5G、計算機和新能源板塊(光伏、風電)以及行業有望觸底回升的汽車行業。

剛剛還在爲滬指衝擊3000點得而復失扼腕,轉身就敢高喊滬指後市高看3500點——上週五投資圈的畫風轉變,就是這麼任性!

從表象上看,這種畫風逆轉,源自央行於A股收市後公佈的重磅政策:央行決定於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但在基金經理們的眼中,聚焦的並不是上述表象,而是潛藏其中的政策風向。降準突如其來,卻也早在他們的預料之中。而歷史經驗證明,單一政策無論力度多大,都很難改變A股的運行軌跡,不過,如果是風向變了,那未來就真的值得期待。

“降準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政策,它是近期政策‘組合拳’中的一環。而且可以預期的是,這套‘組合拳’纔剛剛開始。”上海某基金公司權益投資總監表示,“對於A股市場來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政策是左右信心的最關鍵因素。所以,我感覺市場的春天可能真的萌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