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一向以和平手段解決領土糾紛,而其他大國不斷侵略。歐洲殖民列強迫使中國開放,擴大貿易,這些貿易非常賺錢,但最終卻給歐洲人帶來龐大逆差,英國損失慘重。

原標題:菲媒:其他大國侵略,中國沒有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9月8日文章,原題:其他大國侵略,中國則不然  歷史上,中國是侵略者嗎?大多數世界歷史學家和現代政治人物明確認爲,中國一直是最爲和平的超級大國。

(古代)中國不侵略別國,但仍是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也就是說,中國的強國之路不需要通過侵略別國。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數世界強國通過掠奪他國成爲富國,它們掠奪他國珍寶,包括使用奴隸和種族滅絕的手段。幾個世紀的時間裏,中國僅依靠自己的茶葉、瓷器和絲綢三種產品的貿易實現富裕。這幾百年間,中國相信能自給自足,想要與外部世界保持有限度的貿易和交流。

但事與願違。歐洲殖民列強迫使中國開放,擴大貿易,這些貿易非常賺錢,但最終卻給歐洲人帶來龐大逆差,英國損失慘重。當“自由貿易”不成功時,西方列強就掀翻棋盤、改變規則。英國解決逆差的辦法是走私鴉片,不出數年,就輪到中國損失慘重了。於是,貿易戰變成了真正的流血戰爭。當中國試圖自衛、燒燬鴉片時,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清朝軍隊被打得一敗塗地。

我們有着共同的經歷。在菲律賓,衆所周知,當菲律賓人想要捍衛自由時,美國的傑克·史密斯將軍下令把(爆發起義的)薩馬島變成一個“荒無人煙之地”。墨西哥想要美國企業遵守其規則,結果美軍出來“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當墨西哥想要自衛時,更多的領土被搶奪。夏威夷被(美國)控制用來做生意,當夏威夷女王想要奪回自己國家的控制權時,她就遭到囚禁。

實現工業化連盜竊知識產權都不需要,因爲西方通過兼併、強迫交易、鴉片、使用奴隸和童工(公平地說,還有科學的作用)就可以變富,這成爲英國等歐洲列強和美國工業化的勞動基礎。

上述這些做法從未作爲經濟模式被大書特書,因而對於不知情者,大可宣講公平貿易和公平競爭環境。隨着本地人口提高工資和權益的要求,非洲奴隸被運到了整個(美洲)大陸。當黑奴被解放、勞動力仍急缺時,廉價的中國勞工被帶到世界各地,大多數是通過欺騙甚至綁架方式招來的。中國勞工參與修建了通往美國西部的鐵路,工作環境危險,因爲他們幹活肯喫苦、要求少,願冒其他人不願冒的風險,因此他們很喫香。當華工們完成了工作,許多人因爲過度勞累死亡,而在美國和其他地方,他們被禁止移民和獲得公民權利,許多人被驅逐。

中國一向以和平手段解決領土糾紛,而其他大國不斷侵略。儘管歷史上因輕信外國曾有過慘痛教訓,但中國如今已經解決了23個領土糾紛中的17個。與此同時,某個鼓吹自由選擇的西方國家,單是過去10年,就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入侵和策動政權更迭,最後留下的無一不是失敗的爛攤子。

妖魔化某個國家和一國人民,接受虛假的事實和新聞,不去研究歷史、經濟、政治,這對創造務實、積極的國家建設框架有害無益。這種態度會給每個人帶來災難,此類例子在歷史上不勝枚舉。(喬恆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