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大衆日報刊登《16市2019年重點任務公開承諾事項》。2019年是“工作落實年”。小編將2019年西海岸的重點任務提取出來,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發起軍民融合發展攻勢,加快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推動港口融合、海上融合、科技融合、產業融合、教育融合、資源融合、保障融合。

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

王清憲 孟凡利 王建祥 劉堯

青島西海岸新區是19個國家級新區中唯一被賦予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的國家使命。作爲我國的海防重鎮、著名的海軍之城,青島早在2013年,便已經有了軍民融合的實踐。2013年2月,我國首艘航母駐泊古鎮口軍港後,青島緊靠軍港建設靠前綜合保障平臺——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在2018年12月20日舉行的全國標準化軍民融合年會上,12家標準化專業機構與西海岸新區共同發佈“標準化軍民融合青島共識”,共同攜手,精誠協作,將推動標準化軍民融合向更深更廣發展。

當下,青島軍民融合的發展,正如青島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建祥所闡述的那樣,“立足體制機制創新、政策制度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突出海洋、海軍、海防特色,積極探索並形成了平臺融合、領域融合、區域融合‘三融’發展模式和深海協同、遠海保障、海上動員‘三海’融合機制,創新法治化、市場化、標準化‘三化’政策制度,軍民融合‘青島樣板’已然成型,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了軍民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模式。”

發起海洋攻勢,依託青島西海岸新區、藍谷、高新區等功能區,發揮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打好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等六場硬仗,推進海洋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

薛慶國 朱培吉

海洋,作爲青島賴以生存的藍色糧倉,貢獻了青島近1/4的經濟總量,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在這個發起“海洋攻勢”的重點時期,山東創建自貿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和全省港口資源整合的戰略部署,爲青島推動海洋港口提質增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在對外開放方面,則有了世界第七大港——青島港的海上助力,以及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的陸上加持。

發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圍繞主城區、主城區與各區市、出市通道、國際陸海空立體交通大通道,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膠東機場轉場。

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

薛慶國

今年7月份,全國鐵路暑運調圖後,青島西站將開行至煙臺、威海的列車!屆時,青島、煙臺、威海、日照、連雲港、鹽城等城市將連成一線,極大程度上完善我國東部沿海鐵路通道和山東沿海鐵路通道。

待魯南高鐵建成後,計劃在日照接入已經通車運營的青鹽鐵路,與位於西海岸新區的青島西站相連,成爲臨沂首條連接外地的高鐵線。而在線路東端,通過青鹽鐵路能與之相連的青島西站,也能較好的體現山東希望青島發揮核心城市作用,帶動省內其他地市發展的願景。

發起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積極引進世界級貿易企業註冊落戶,推動青島港由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大力發展與貿易相配套的、以金融爲中心的現代服務業。建設好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

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效

薛慶國 劉建軍

新年伊始,青島港迎來了天元物流集團旗下首艘海岬型船舶暨中國首艘20萬噸級錳礦船“克勞迪”號,青島港也因此成爲錳礦全球物流鏈的關鍵一環。眼下,一場以港口爲依託、以貿易爲核心、以金融爲保障、以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爲目標的強大攻勢正在展開。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要着力打造快捷高效的港口全產業鏈服務,打通物流、資金流、數據流、信息流等多種航運要素,構築更加合理有效、共贏多贏的大物流行業生態圈。青島港正在努力實現從幾大貨種到幾大產業轉變,由主業發展驅動向產業發展驅動轉變,構建國際航運中心的產業生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