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龍—察隅),是指一條由雲南進西藏的非常規越野線路,也是被稱爲最艱險和最具原始風光的線路。它起於雲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終點爲西藏自治區察隅縣竹瓦根鎮,全線路寬約3米,長大概290公里。沿途主要路段丙察察公路於2009年10月建成通車,但因山高谷深、天氣惡劣多變,導致塌方斷路經常發生,整條路線實際通行的時間一年不足四個月。

丙察察線是以險而名的道路,全路依山走勢,人煙稀少,大部分沒有手機信號;其中,從丙中洛鄉至察隅縣察瓦龍鄉境內的怒江大橋東岸爲沿江路段,該路段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奔騰咆哮的怒江,長約120公里;從察瓦龍鄉境內的怒江大橋西岸至察隅縣竹瓦根鎮爲翻山路段,有3個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口,要穿過原始森林、高山草場、亂石區,該路段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至次年的5月都被大雪封山,連自行車都無法通行。

丙察察線同時也是風景最爲原始優美的道路,被網友稱爲“走最爛最險的路,看最絢最美的景”。沙礫、坑窪、亂石、塌方、流沙、滾石路、水毀路散落全程,道路兩旁不是滔滔怒江,就是懸崖峭壁。沿途的怒江大峽谷被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夾峙在中間,兩岸山勢雄偉,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急灘高,峽谷最深處就在貢山丙中洛一帶,達3500米,因其異常幽深、異常神祕,因而是探險旅遊的絕佳去處之一。

丙察察線海拔:米庫鎮900米、福貢1200米、貢山縣1580米、丙中洛鄉1800米、秋那桶村1750米、察瓦龍鄉1990米、伐木場3500米、目若村3728米、察隅縣2300、米古玉鄉3300米、德姆拉山埡口4900、然烏鎮3850米

行程節點:

大理-瀘水-貢山-丙中絡—察瓦龍-日諾-察隅-然烏

有老司機這樣總結道:丙察察公認的是丙察險,察察難。

丙中洛到察瓦龍主要沿着怒江東岸溯江而上,大部分爲旁沿臨江段,改建前爲單行道,會車相對困難,有時候爲了會車倒車讓路走個二三十分鐘是家常便飯,大流沙、老虎嘴都分佈在這條路上。

察察的難主要體現在因爲地處高海拔迎風坡,氣候多變,山口附近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其中要穿越一段原始森林,三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口,多到數不清的髮卡彎,以及雨後會沒膝蓋的爛泥巴路。

行程安排:

D1 大理-永平縣-瓦窯鎮-瀘水 230KM

D2 瀘水-匹河鄉-貢山 247KM

D3 貢山—丙中絡—察瓦龍 166KM

D4 察瓦龍-目若 156KM

D5 目若-嘎達村-控檔村-察隅 178KMD6 察隅-然烏 171KM

推薦理由

難度指數:★★★★★

風光指數:★★★★★

D1 大理-瀘水

早上在大理早餐後,沿G56向西開行,經永平縣西行,在瀾滄江立交開入G320滬瑞線向北,在瓦窯鎮再轉入S228繼續北行,經漕澗鎮、上江鄉,中午時分到達瀘水縣,在當地解決完午餐後,稍作休息。下午可以繼續沿S228北行,在魯掌鎮轉入S316向西,到達片馬鎮,參觀當地的片馬抗英勝利紀念館駝峯嶺墜機遺址。

當晚回到瀘水或者就在片馬當地客棧下榻。

☆行程先後翻越點蒼山、怒山,跨過西洱河、瀾滄江、怒江

推薦看點:

片馬抗英勝利紀念館駝峯嶺墜機殘骸、觀音寺遺址、蘭津渡與霽虹橋、古南絲綢之路遺址、仙神廟、怒江、瀾滄江、怒山、高黎貢山

道路信息:

①因接下來的穿越之旅會相當艱苦,因此建議提早到達大理,在當地適當休整一兩天,整理好行裝,檢查好車輛,備足“糧油”,休息充足後再行出發;

②大理到瀘水一路爲柏油高速路,路況很非常好。

沿途風景:

瀘水,瀘水市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境內雄奇險秀的峽谷山川,是“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和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景區景點:怒江大峽谷景區(雙納瓦底嶂峽、壁耕景觀、崖地、神田、登埂澡塘、臘瑪登、溜索、百花嶺無伴奏四聲部合唱、慄柴壩渡口慘案遺址等景點),

高黎貢山景區(聽命湖、風雪丫口、滴水河千古情侶陰陽瀑布等景點),片馬邊境旅遊區(片馬抗英紀念碑、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怒江駝峯航線紀念館、小江風光等景點)。

{!-- PGC_COLUMN --}

D2 瀘水-貢山

早上在瀘水當地解決早餐後,開車沿S228與怒江相伴向北開行,經匹河鄉,沿途能看到當地的匹河飛來石。過匹河,到達“廢城”知子羅,可以先在當地稍作參觀。

離開知子羅,繼續沿S228向北,中午到達福貢,順便在當地解決午餐。

午餐後稍作整頓,沿S228繼續向北,過石月亮鄉、普拉底鄉,直接開往貢山。夜宿貢山當地客棧。時間充裕的朋友,建議利用兩天時間,從貢山沿貢獨線前往中國一個鮮爲人知的角落——獨龍江遊玩一番,第二天再從獨龍江沿貢獨線趕路,經貢山,沿S228向北開往丙中洛。

☆行程先後翻越橫斷山、跨過怒江

推薦看點:

當天行程一路與怒江並行,左邊懸崖下是濤濤的怒江江水,右邊是巍巍怒山,路不寬,而且沿江而行,彎子多,雨天有危險,行車要保持警惕,注意控速,最好由經驗老道的駕駛員開行。

道路信息:

當天行程一路與怒江並行,左邊懸崖下是濤濤的怒江江水,右邊是巍巍怒山,路不寬,而且沿江而行,彎子多,雨天有危險,行車要保持警惕,注意控速,最好由經驗老道的駕駛員開行。

沿途風景:

知子羅,在僳僳語裏的意思是“好地方”,曾經擁有過輝煌的歷史,1974年以前曾是怒江州首府,1986年以前曾是原碧江縣政府所在地。

知子羅也被稱爲“廢城”。當年有專家曾預測這裏將發生大面積滑坡,1986年底碧江縣建制撤銷,人去城空,故也稱爲“碧江舊城”。棄城後四周山民蜂擁而至,時至今日專家們的預測沒有出現,“廢城”也一直不廢。

獨龍江,獨龍江鄉位於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北部的獨龍江峽谷中,地處中國與緬甸交界的邊境上,獨龍江既是鄉鎮名,同時還是江河名。

獨龍江河谷是一個遙遠而神祕的河谷,境內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峽谷中保留着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然而,山重水複,積雪冰封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它處在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中。

獨龍江作爲“三江並流”的核心區之一,是除了人們熟知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外而獨立存在的,它位於“三江並流”最西部的江河,被稱爲“第四江”。

獨龍江被專家認定爲“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是我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那裏居住着古老封閉的民族——獨龍族,但由於獨龍江特殊的地理位置,

進去旅遊的人很少,那裏的秀麗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文化少有人知曉。

D3 貢山-察瓦龍

早上在貢山喫過早餐後,開車沿S228繼續與怒江相伴向北,經捧當鄉,開往丙中洛,中午就在丙中洛當地解決午餐,順便在當地稍作參觀。離開丙中洛,繼續沿S228北行,途徑秋那桶、松塔村、昌西村等小村落,一路上能欣賞到石門關、怒江第一彎等景點。傍晚時分到達察瓦龍,在察瓦龍觀賞完高山落日美景,在當地解決晚餐後入住當地的客棧好好休息。

接下來兩天一路都將是非常難走的路。

☆行程先後翻越橫斷山,跨過怒江

推薦看點:

丙中洛、怒江第一彎、石門關、秋那桶、松塔村、昌西村、怒江、怒山、高黎貢山

道路信息:

①貢山-丙中洛爲普通省道,路況一般;

②從貢山縣城出來,沿着怒江右岸逆流而上,山高谷深路窄,注意控速;

③距離丙中洛10公里處,是貢山進入丙中洛的唯一正常通道,有丙中洛景點收費站收費100元。收費點規定:、導遊證、記者證[國家新聞總署]免費,教師證、老年癡呆證、學生證半費;

④出丙中洛一路下坡,注意一路控制車速;

⑤過秋那桶後柏油路就沒了,換成了丙察察最有名的土路、砂石路、爛泥路,以後的連續幾天都如此,但是兩岸的風景卻越來越好;

⑥到察瓦龍段過大小流沙時,最好先問問當地村民,注意安全,安靜快速通過。下午風大,儘量在中午通過。察瓦龍到察隅一路比較荒涼,

可以在察瓦龍多備一些後幾天的路餐和補充能量的食品。另外小流沙前有檢查站,需要登記身份證。

沿途風景:

丙中洛,有着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被稱作“人神共居的地方”。這裏東西方宗教相互交融,和諧共存着怒、藏、獨龍、傈僳等少數民族,以及藏傳佛教、

原始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不同教派。

另外,丙中洛地區還有怒江第一灣、險峻的石門關、貢當神山、茶道,以及重丁天主教堂、霧裏村、秋那桶村等衆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村落。

丙中洛自然環境奇特、壯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丙中洛靠南邊的地方,有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冬至上午,太陽從碧羅雪山緩緩而出,太陽在狹長的天空行走不到兩個小時,

就匆匆地落入矗立在丙中洛西南角的貢當神山背後,時隔半個小時,太陽又一次從貢當神山背後露出歉意般的萬道霞光,半個小時後才落入高黎貢山的背後,

形成丙中洛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

D4 察瓦龍-目若

早上在察瓦龍休息充足後,沿察察線向西行進,翻越橫斷山脈,經知美、日東、格倒等原始小村莊,到達目若。沿途風光原始而美麗,十分適合拍照欣賞。

午餐和晚餐可以在當地的牧民家中借餐或者喫乾糧草草應付。晚上在日諾當地露營。

☆行程先後翻越橫斷山、齊馬拉山口,跨過怒江、日東曲

推薦看點:

木孔雪山、知美村、日東、齊馬拉山口、怒江、怒山

道路信息:

①這段路路不是正規意義上的公路,充其量是鄉村機耕路。因地形所限,此路只能與怒江懸崖相伴而行,不時發生的塌方、落石;

②出發前記得開一張邊境通行證,在通過邊檢查站時,一般不會查看,只會看身份證,但以防萬一,最好備在身上;

③日東已有網絡、閉路電視、手機信號,日東兵站能住宿、能加到油,儘管是25元一升,能加到品質可靠的油就很不錯了;

④翻過埡口之後,在進入日諾村前,沿着長長的峽谷下坡大約16公里,注意控速;

⑤丙中洛-吉瓦圖段因改建工程實施交通管制,通行時間爲每天8:00之前,晚上8:00之後,中午12:00-13:30,其餘時間禁止任何車輛通行。

沿途風景:

日東村,西藏察隅縣最偏遠的一個村莊,僅有184人,30多戶人家,海拔3200米,距中緬邊境不到30公里,村內喫的用的都是馬幫從察隅拉過來的。

D5 目若-察隅

早上在目若當地喫過早餐,沿察察線繼續一路向西。翻越金拉山口後,能先到沿途的嘎達村當地欣賞美景。過嘎達,翻越祈拉山口,過明期,一路沿松參溝向西,開入控檔村,沿S201向南開往察隅。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開往當地的察隅慈巴溝欣賞風景。午餐和晚餐自行解決,夜宿察隅當地客棧。

☆行程先後翻越橫斷山、金拉山口、祈拉山口,跨過日東曲、察隅河

推薦看點:

金拉山口、嘎達村、祈拉山口、插隆村、者車村、松參溝、察隅慈巴溝

道路信息:

①金拉山口-嘎達-祈拉山口,路況不錯,坡度相對平緩,景色變化不大,行車速度較快的一段;

②出了目若村口就是一個緩坡,正好可以慢慢欣賞目若村周圍的美景。第一個小埡口只有兩百多米的上升。過了小埡口一路下到坡底,大約6公里後有個岔路口,往右邊的路走,往左是通往日東村的路口;

③過岔路後基本在高海拔行駛,起伏不大,風景很好,到埡口前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海子。23公里後到4500m的埡口,翻過後下山路比到昨天的好一點,但是因左側的峽谷很陡,碎石很多,仍要多小心;

沿途風景:

察察線,即察察公路,是西藏察隅縣的察瓦龍鄉-察隅縣城,全長240公里的三級油麪公路,2009月通車,佔丙察察公路的絕大部分。察察線是丙察察公路美麗而險峻的路段。

目前丙察察線還只是連接城鄉之間的極端簡易公路,是五級公路或最低級公路。

D6 察隅—然烏

早上在察隅喫過早餐後,開車沿S201與桑曲並行向北行駛,在開入然烏前,可以尋路開往沿途的雍日瓦雪山參觀隆巴日冰川,離開隆巴日冰川,中午時分開往然烏鎮用餐,順便參觀當地的然烏湖美景,結束行程。

☆行程先後翻越念青唐古拉山餘脈,跨過桑曲、冷曲

推薦看點:

隆巴日冰川、米堆冰川、然烏湖

道路信息:

全程柏油路,一路暢行,但在距離然烏約十多公里位置修橋,限行,中午12-13點,晚上19-20點放行。施工路段10多公里,大多數已鋪好瀝青,開100碼都沒問題。

之後可以繼續這樣走:

然烏湖—帕隆藏布江—米堆冰川—入住波密縣。

第7天:波密—古鄉湖—通麥大橋迫龍溝—魯朗

第8天:魯朗林海—丹娘佛掌沙丘—雅魯藏布江—索松村

第9天:索松村—朗縣—拉姆拉錯—加查

第10天:加查—桑耶寺—山南

第11天:山南—羊卓雍措—拉薩

【裝備要求】

1、證件:邊防證(戶籍地辦理)、身份證、銀行卡、部分現金等(身份證最重要,沒有不能入藏)。

2、戶外用品:揹包或拉桿箱(儘量控制不能太大,不然會成爲自己旅行的累贅)、腰包、摺疊雨傘(雨衣)、保溫水杯。

3、衣物:抓絨衝鋒衣1件(羽絨服、厚外套)、褲子1-2條、保暖內衣1套、登山鞋、換洗內衣褲若干、襪子若干等。

4、防曬用品:高原紫外線極強,建議帶上防曬霜(spf30以上)、潤脣膏、太陽鏡、絲巾和帽子以免灼傷皮膚和眼睛。

5、藥品:暈車藥、感冒藥、消炎藥、外傷藥、紅景天、葡萄糖…以及個人常用藥品(藥品非必帶,根據個人情況選擇)。

6、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洗髮露、沐浴露、毛巾等。

開車須知

1. 行前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除了必要的保養之外,還可以對底盤等做些加固工作。

2.車速不能太快,尤其是在土路上。不少翻車的事故發生的原因就是車速過快,以致來不及避讓大坑與石塊,甚至滑出公路。

3.儘量學習一點修車技巧。特別是換胎這樣的活經常需要自己親手來做,或者打個下手什麼的,西藏的司機都是各個修車技術一流哦。

4.儘量跟着車隊走。這樣大家都可以互相照應,而且不至於迷路,須知西藏高原面積廣闊。

5.行車過程中儘量找沒有積水的地方經過,防止陷入水坑或被石頭掛住底盤。

然而丙察察的傳奇,終有落幕的一天。

2015年6月,以丙察察爲核心的滇藏新通道宣佈開工建設,丙察察的越野生命開始進入倒計時,圈內颳起走“最後的丙察察”之風。

到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聲音都在說:丙察察,艱險不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