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藥以疏暢氣機、消除氣滯、平降氣逆爲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又稱行氣藥。此類大多辛、苦、性溫、氣味芳香,辛行苦降溫通、芳香疏泄,分別可調脾氣、和胃氣、舒肝氣、理肺氣,故有行氣消脹、解鬱止痛、破氣散結、順氣寬胸、降氣止嘔、平呃、平喘等作用。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分類及適應證

根據理氣藥的歸經部位及治療作用的不同,可分爲理脾和胃藥、疏肝解鬱藥、疏肝和胃藥和通宣理肺藥4類。根據理氣藥作用強弱的不同,又可分爲行氣藥(含調氣、勻氣、疏氣、順氣藥)、降氣藥、破氣藥3類。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一、理脾和胃藥。

主要用於飲食不節,或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致使脾胃氣滯,升降失常,氣機紊亂而出現脘腹痞滿脹痛,噯氣吞酸,噁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祕結,或瀉痢不爽、裏急後重等脾胃氣滯的病證。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常用的理脾和胃藥有橘皮

橘皮

【性味歸經】溫;辛、苦;歸脾、肺經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調中,燥溼,化痰。 主治 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溼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溼壅肺之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慎服。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二、疏肝解鬱藥

主要用於情志失調、或寒暖不適、或瘀血阻滯,致使肝失疏泄,氣機鬱滯,出現兩肋脹痛,煩躁易怒,疝氣腹痛,睾丸墜脹,經閉痛經,乳房脹痛或生結塊等病證。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常用的疏肝解鬱藥有青皮

青皮

【性味歸經】苦辛、溫。入肝、膽、胃經。

【功能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於胸肋脘脹痛,乳癰、疝痛,食積氣滯。

【用法用量】3-9克,煎服。

【使用禁忌】氣虛者忌用。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三、疏肝和胃藥

主要用於情志不遂,肝氣橫逆,胃失和降,肝胃氣滯,胸脅胃脘攻衝作痛,噁心嘔吐,嘈雜吞酸,不思飲食,苔黃脈弦等證。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常用的疏肝和胃藥有玫瑰花

玫瑰花

【性味歸經】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鬱,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撲傷痛。

【用法用量】 1.5~6g。

【使用禁忌】陰虛有火者勿服。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四、通宣理肺藥

主行肺氣鬱滯,有宣降肺氣、寬利胸膈及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於外邪犯肺,或痰溼阻肺,肺失宣降,胸悶喘咳,及痰滯寒凝氣阻,胸中陽氣不得宣通所致的胸悶作痛,喘息咳唾的胸痹證。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常用的通宣理肺藥有化橘紅

化橘紅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散寒,燥溼,利氣,消痰。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哎惡痞悶。

【用法用量】 3~6g。

【使用禁忌】體虛,肺熱,痰爲黃痰白痰者不宜食用。

脾氣太大需要理理,少受不該受的氣

用藥注意事項

此類藥多辛溫燥散,易耗氣傷陰,氣虛陰虧者,不宜多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