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耀庭

九月,最受人关注的可能就是在我国本土举办的篮球世界杯了。

抽得上上签的中国队,被广大球迷寄予无限厚望。一时间,易建联、郭艾伦、周琦等人的名字长期霸占了微博热搜榜,风头盖过了一众演艺明星。

虽然他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未能成功晋级16强,甚至可能失去明年的奥运资格。但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商业价值仍不可忽视。

相比于竞技体育,极限运动显得冷清孤单得多,同时伴有巨大的风险。

周琦在球场那些致命失误,最多只是让中国队输掉一场比赛。即使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也只是一项运动沉寂几年。

但极限运动的“运动员”,他们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丧失的可能就是他们的生命。

在众多极限运动中,最刺激、最孤单的应该就是攀岩了。

而在攀岩中最危险的当属无保护攀岩了,也就是“徒手攀岩”。

这项运动没有高昂奖金的诱惑,也没有无上荣誉的感召,有的只是人类一次一次向自然发起挑战的决心和毅力。

对于攀登者来说,最大的奖赏就是:你活着爬到山顶,坐在峭壁上,远眺远方的风景。

这样的人生追求,对于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这样做的初衷,很难想象他们的家人是怎么看待他们这种行为的。这部纪录片《徒手攀岩》尝试着用影像给出我们答案。

l 没有想象中那般刺激

我想很多喜欢《碟中谍》的观众都会对第二部开场时,阿汤哥的徒手攀岩记忆犹新。

在吴宇森执导的情况下,远景、近景、特写镜头的灵活剪辑,把这段徒手攀岩拍得紧张刺激极了,让人们对阿汤哥的冒险精神和过人技艺赞叹不已。

但实际上,那段岩壁的攀爬难度,在徒手攀岩界只能算是中等难度。相比于《徒手攀岩》中的酋长岩,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酋长岩垂直高度约900米,这样的高度可能并不吓人。吓人的是,它几乎是垂直的。就连影片的主角亚历山大站在它的下面,都不禁胆寒。

准备数年才最终鼓足勇气向其发起冲击,甚至在2016年秋天攀爬至极限平板时,无奈选择了放弃。

要知道再此之前,他从未惧怕过任何一座高山,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失误。而在他之前,也没有任何人敢在无保护的情况去攀爬这座山峰。

在观看预告片时,左半边山峰,右半边万丈深渊,亚历山大就像是附在悬崖峭壁上的一片树叶,好像风再大一点就会把吹落一般。

这画面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样的构图,在影院观看时,一定十分过瘾。

但我忘记了,这只是一部纪录片。惊险刺激确实是影片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主要部分。

为了不干扰亚历山大的攀爬,摄制组只是在山脚和山峰中几个重要路段摆了固定机位。

这使得后期剪辑时,没有那么多的素材去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

同时,亚历山大是一个十分稳重的人,不同于其他极限运动爱好者,当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他是不会去攀爬的。

所以,整个攀爬的过程,观众所能看到的都是他的从容,而不是像阿汤哥那样的命悬一线。

当然亚历山大在前期探查攀爬路线时,出现了两次意外,并且受了伤,但那都是在有安全绳的情况下发生的。

而且意外发生的画面也是以他的视角呈现的,所以在观影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惊险刺激。

l 真正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攀爬者的内心世界

攀爬场景将我成功吸引进了影院,反倒是亚历山大的内心世界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极限运动都是极其危险的,敢于冒风险去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并且成功把它做成,你作为挑战者才会被人们所熟知。

可是对危险的事物充满恐惧感,是我们每个人的正常反应。

所以有些极限运动员,会在这种恐惧情绪中,勉强自己去发起挑战。而这往往造成了最终丧生的惨剧。

但是亚历山大和他们不同,他的杏仁体(大脑中恐怖情绪的发射区)比一般人强大的多,也就是他对恐怖事物的抗体更强。

这使得他在危险的境地中,更能保持冷静的心态。但即便如此,酋长岩还是让他紧张不已。

可他没有勉强自己在信心不足时就发起挑战,而是通过精心的准备,反复的试验,去将风险降到最低。

他的登山日志,详细记载了攀爬时山峰中的手点、脚点、抠点的位置和数量,并熟记在心中。

就像是《飞驰人生》中张弛记住巴音布鲁克赛段每一个弯道、每一个直线距离,并心中无数次演练一样。

亚历山大在有安全绳的情况不断去演练和尝试攀爬,当自然条件、心理上、身体上的准备都就绪后,他才去开始自己的挑战。

l 他其实也不是铁人

徒手攀岩是亚历山大最感兴趣的事,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把这个爱好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并能够感受到它带给自己的巨大快感。

实际上,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愿意与人交谈。而徒手攀岩与他的性格完美契合。

他可以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无需向任何人告知自己攀爬的计划和打算。

只要自己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去行动,并最终完成它,整个过程是如此的轻松自在。

没有牵挂,是他一直保持专注的秘诀,也是他内心坚实的铠甲。

但是摄制组的跟拍,女朋友的出现,让他觉得攀岩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攀爬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干扰到了他。所以他第一次攀爬时中途放弃。

在第二次攀爬之前,影片用了很长时间去拍摄亚历山大登山以外的生活。

他如何去承担一个伴侣的责任,他如何尝试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但最终他还是放下这一切,再次向自己心中的圣地发起冲击,并最终完成它。

打破原有的平衡,接纳生活中新的人何事,再次实现实现内心的平衡。

我们如何去面对这种困难并去克服它,才是影片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

即使他有了自己爱恋的人,即便他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

但亚历山大还是没办法割舍徒手攀岩这个爱好,他仍然继续着,可能真的会至死方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