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積極備戰牛市 部分私募基金衝刺新品發行】在A股市場走強的背景下,私募基金髮行也有升溫的跡象。有私募人士表示,已經全力衝刺發行,進入牛市備戰狀態。雖然此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規模增長未能跟上行情上漲節奏,但未來規模數據將有所提升。展望二季度投資機會,不少私募基金表示,外資等增量資金較爲確定,結構性機會可期,看好科技類別和優質藍籌等個股的機會。

在A股市場走強的背景下,私募 基金髮行 也有升溫的跡象。有私募人士表示,已經全力衝刺發行,進入牛市備戰狀態。雖然此前私募 證券投資 基金 的管理規模增長未能跟上行情上漲節奏,但未來規模數據將有所提升。展望二季度投資機會,不少私募基金表示,外資等增量資金較爲確定,結構性機會可期,看好科技類別和優質藍籌等個股的機會。

備戰牛市,部分私募衝刺新產品發行

“突然進入旺季,最近每天加班,銷售人員各種出差,半個月沒回公司了。”北京一傢俬募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下半年,很多渠道的發行安排都是零零散散的,賣也賣不出來, 銀行 總行也不願意安排,擔心發了產品到不了成立起點。但是今年春節後市場上漲,發行升溫,各渠道都密集上線產品,私募無論是新發產品還是持續營銷,都要爭相分一杯羹,工作節奏瞬間爆棚,進入牛市戰備狀態。”

上述私募人士說,好的渠道都是在市場低點或者剛啓動時就迅速反應。“一些客戶質量較高的渠道升溫明顯,起跑迅速,但有些實力稍弱的銀行還沉浸在客戶去年虧錢的陰影當中,至今還沒動作。”

華南一傢俬募的渠道負責人告訴記者,“已經在準備了,有銀行和信託的計劃排在二季度,估計二季度會開始忙。”不過,也有私募人士表示,發行尚未升溫。上海一傢俬募就直言,雖然現在私募發行稍微好做一些,但總體還是不溫不火。“這個時候 基金淨值 上來了,之前被套的客戶很多想贖回,讓客戶大量淨申購客觀上是有難度的。機構客戶相對好一些,零售客戶更保守。因此,整體上看,發行還是有些滯後。”他說。

私募證券基金管理規模料提升

從數據來看,雖然2019年以來A股市場有了明顯起色,但是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規模卻沒提升,反倒是在下降。此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底,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5859只,基金規模2.12萬億元,較此前一個月減少105.41億元,減少0.50%。

對此,一位私募業內人士分析,雖有意外,但還是可以看到多方面原因:第一,行情是2月份才明顯起來的,因此2月份的發行數據還未能體現;第二,從溝通的情況來看,渠道方面還沒有完全熱起來;第三,很多私募去年虧損幅度較大,淨值一旦回升,從投資者心理來看有贖回的衝動。另一位私募研究人士也表示,行情起來得太快了,私募產品的發行需要準備較長時間。“相比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的規模數據上體現得更快。”

“銀行等渠道還是存在一定分歧,尤其是市場剛開始迅速上漲的時候,他們會覺得看不清,不知道該不該上車。”還有私募基金相關人士表示,“但是可以繼續跟蹤3月份的數據,3月份大家對於市場的預期明確很多,更多人認同牛市處在醞釀階段,再疊加投資人的熱情情緒,估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規模會有所提升。”

私募產品發行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3月股票型私募基金髮行規模約爲12億元,較2月的8.54億元已有明顯提升。業內人士還提醒,由於私募發行數據的收集相對緩慢,這一數據還有變動的可能。

談及二季度投資策略,常春藤資產管理合夥人王成表示,雖然從全球角度看,國內股市估值依然較低,但是經過一季度的快速上漲,市場基本完成了估值修復,未來需要 業績 不斷改善來支撐行情走得更遠。所以,關注估值和增速匹配較好的公司。他特別指出,科創板相關概念品種需要重點關注,持續跟蹤。

星石投資表示,一季度市場大漲主要是分母端流動性和風險偏好主導的估值修復,是對去年過度悲觀情緒的修復。在基本面逐步見底的情況下,分子端的驅動將是未來行情的上漲動力。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最看好科技類別的投資機會。泰暘資產談及未來投資策略時表示,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A股市場將加速機構化,外資長期買入中國權益類資產的趨勢並未改變,消費、醫藥等行業的優質藍籌依然有表現的機會,而主題投資及高換手不可持續。(中國證券報)

二季度A股或具備牛市基礎

金輦投資總經理盛堅昨日也對記者表示,3月份 PMI 數據超預期,再加上流動性的合理寬鬆、對外資的不斷開放、政策面的利好等因素,預示二季度A股具備牛市基礎。

金塔首席研究員沈航表示,二季度A股市場有望人氣重新積聚,挑戰 上證指數 3200點高位籌碼密集區,整固上證指數3200點後,仍有上升空間。

“展望二季度行情,依然是看多的。”資深私募分析人士陳熙偉昨日表示。

陳熙偉的依據是:第一,2019年3月4日上證指數跳空後的回探,剛好就在2018年6月15日的低點附近。而除去昨日,最近的上證指數高點爲3129點,剛好在2018年6月7日的高點3128點左右。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這個區間對大盤目前上行的區間壓力有支撐意義。而期間每次破3007點後,都在當天或者第二天被強勢拉回這個區間裏面。通俗點來說,就是這個區間下沿有非常強大的支撐力量。如果這個區間下沿被確認突破了,纔是危險的到來;第二,昨日大盤跳空高開直接突破盤整區間上沿3130點,是一個很強烈的看多信號,因爲這個區間從周線上看,已經有2次拉回。但從上證指數直接跳空突破的選擇上,站在操作角度,基本上可以給本週強勢定調,平臺上移,即使回撤,上證指數跌破前期區間上沿3130點的概率並不高。這就等於爲二季度開頭做了一個很好的支撐點。

在受訪的私募基金中, 基岩資本 投資部總經理範波的觀點比較謹慎。他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大概率還處於一個震盪的過程,很難繼續向上。不是特別看好上半年的行情,近期來看,A股還將處於調整中,要麼是高位震盪,要麼是震盪回調。對於投資者來說,等待下一波回調時再進入是相對較好的時間點。

在談到看好的板塊時,範波認爲,總體上來看,更看好5G、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雲計算、VR等幾個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不會過於在意今年上半年短期炒作的行情。

盛堅認爲,二季度將會開啓第二輪攻勢,結構性機會凸顯,看好科技和大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

金塔首席研究員沈航認爲,二季度中,科創板開板在路上,TMT個股隨着市場調整和業績披露將會出現估值提升,依然具有較多的投資機會。

“重點關注PMI走高最先利好的週期類股,減稅降費有積極影響的消費類股,以及高成長性的創新型科技金融股。”馬澄表示。(證券日報)

首批2家外資私募在華拿下投顧資格

外資私募在中國的業務又有突破性進展。日前,路博邁投資和富敦投資正式獲得在中國境內開展投資建議服務資格,即拿到了投顧資格。這也是首批獲得該項資格的外資機構,正式打開了與中國的銀行合作大門。

目前已有 富達 、瑞銀資管、 貝萊德 、橋水等17家知名外資機構登陸中國。記者注意到,從成立時間看,除路博邁和富敦外,滿足申請投顧資質第一條“登記滿一年”要求的還有9家機構。

近日,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富敦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是否爲符合提供投資建議條件的第三方機構”一欄中已經變更爲“是”,即兩家外資私募已正式拿到了投顧資格。

路博邁投資CEO劉頌表示,“路博邁在中國的業務又邁出了一大步,這是中國金融市場不斷對外開放的最好例證。相信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進入國內市場開展業務,與本土同業展開良性競爭,不僅有利於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進步,更是對財富管理需求越來越大的投資人負責任的態度。”

中基協官網顯示,路博邁於2017年11月登記備案爲私募基金管理人,已於2018年發行了第一隻 債券基金 。富敦則是在2017年9月登記備案爲私募基金管理人。富敦已發行了富頓中國A股絕對收益策略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繼3月初聯博彙智在中基協完成註冊登記,目前已有富達、瑞銀資管、貝萊德、橋水等17家知名外資機構登陸中國。據統計,其中已有14家成立了30只產品,涉及股票、債券、量化、多元策略等不同類型。

路博邁和富敦投顧業務的獲批,也使其他外資私募看到了希望。

資管新規明確,私募基金可以作爲投資顧問爲更廣泛的資金來源提供資管服務。

“外資巨頭強大的品牌效應在投顧業務上,顯然對本土機構將形成一定的壓力,對中小私募而言將形成不小的衝擊。”深圳一家大型私募負責人說,外資私募拿下投顧資格,意味着正式打開了與國內銀行合作的大門,銀行可以直接聘請外資私募作投資顧問,這對本土私募而言將產生不小的衝擊。

“路博邁已於2018年發行了第一隻債券基金以及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產品。今年已推出第二隻債券產品,並計劃發行A股量化和多元資產產品。”劉頌表示,“可以開展投資建議服務後,我們也有機會與更多本土機構合作,強強聯合,達到雙贏效果。”

去年底,證券私募管理的總規模爲2.2萬億元。格上 理財 數據顯示,證券私募顧問管理總規模約8500億元,佔比達35%。顯然,顧問管理的規模在私募中佔據着重要的位置。(投資快報)

(雲水 長和 )

(責任編輯:DF50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