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朋友和可爱的小朋友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第十期卜卜刊的分享。

  上期我们一起读了《爸爸,看我多厉害!》,这次就来读一读《妈妈,看我多厉害!》吧!

  这是荷兰知名图画书作家马克的作品,2019年还将有马克的图画书出版,包括马克获奖的作品。马克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在他八岁左右时,他发现色彩具有很强的魔力,每种颜色对他都有影响,色彩与色彩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绘画是马克的爱好,但刚开始他没有以此为职业。马克在开始图画书创作前,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他二十岁的时候,在海牙一家报社从事写作。但后来他去了位于海牙的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之后他成为鹿特丹皇家基金动物园的御用插画师,因此他非常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他在书中呈现的动物性情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动物们本身的自然性格。马克将动物绘画与照片结合起来,充满趣味,受到了出版商的赏识,他开始创作关于动物的图画书。

  【马克和他设计的动物造型】

  【马克创作的绘本】

  马克将照片与图画结合创作绘本的创意,既向孩子展示了动物真实的模样和不同的性情,让孩子对各种动物产生好奇,并有探索的兴趣,又用图画表达了小动物的可爱与幽默,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情感。好的图画书不仅能唤醒幼儿的感知能力,还在召唤他们的心智和情感,这是只有认知功能的童书所不能提供的。

  《妈妈,看我多厉害!》中的动物妈妈用的都是照片,这能让孩子认识动物们真实的外形,带有认知功能。书中的动物宝宝用的都是图画,图画更能表现动物宝宝们的可爱、有趣和幽默感。书中有节奏的、活泼的语言在培养孩子语感的同时又进一步让宝宝了解动物的特性。

  每页的动物宝宝还加入了小翻页的特殊工艺,设置了翻页惊喜,翻开之后就会发现每个动物宝宝到底有多么厉害。特殊工艺的加入会让宝宝在听和看的同时,能动动小手翻一翻,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增加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还能加深对动物宝宝掌握的“特技”的了解。

  照片、图画、文字、工艺互相搭配,彼此发挥不同的功用,只为给家长和宝宝带来美好的阅读时光。

  马克选用企鹅、猩猩、小鸟、老虎、海豚、犀牛、棕熊这几种动物,以动物妈妈和宝宝对话的方式,借助翻翻书的设计讲述了动物宝宝们在成长中经历的好玩的事,每种动物都在一点点地掌握属于自己的特殊技能。

  动物宝宝们在快乐地向妈妈展示他们学到的新技能,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小宝宝刚出生时对父母是完全的依赖,然后学会自己抓东西吃,会玩简单的小玩具,会走路、会说话、会自己穿衣服……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能力有探索和发现,每掌握一个“新技能”都很开心,会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家人的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每一点进步还会唤醒成年人的童心,让我们想起自己是如何一点点长大,对孩子每一个看似很小的成长有参与和鼓励。

  第一个出场的动物是企鹅。企鹅宝宝们站在小雪坡上,向妈妈滑过来,向妈妈展示新技能。

  企鹅翅膀短小,它们不会飞,但会游泳。翅膀是一双强有力的“划桨”,企鹅游泳的速度十分惊人,一天能游160千米左右。遇到紧急情况时,企鹅会迅速卧倒,舒展两翅,在冰雪上匍匐前进;有时还能在覆盖冰雪的悬崖、斜坡上,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迅速滑行。

  企鹅圆滚滚、胖乎乎,憨态十足,是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的动物。全世界已知的企鹅种类有18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极,企鹅全身长满了厚厚的羽毛,羽毛下还生有密密的绒毛,就像穿了一件羽绒大衣,身上厚厚的脂肪也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企鹅能抵御南极的严寒。

  第二个出场的动物是猩猩妈妈和宝宝,猩猩妈妈抱住树枝,宝宝采了香蕉拿给妈妈,跟妈妈说自己很厉害,妈妈露出微笑的表情。

  猩猩栖息在树上,主要吃香蕉、榴莲、红毛丹等果实。母猩猩对孩子十分耐心,幼崽在3岁断奶以前一直都睡在母猩猩的巢中。即使在断奶之后,幼年猩猩还经常与母猩猩来往。

  第三个出场的动物是两只小鸟,它们已经从雏鸟长成为能飞翔的鸟啦。两只小鸟特别开心地告诉妈妈,它们能飞得很高很高啦。

  下面一个出场的动物是谁呢?是老虎妈妈和虎宝宝哦。小虎站在水边,它要向妈妈展示什么呢?

  打开翻页,小虎噗通勇敢地跳进了水里。

  虎强壮高大,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虎的游泳技术高超,也十分热爱游泳,炎热地区的虎特别喜欢在水塘泡澡嬉戏。

  海豚妈妈看着两只可爱的海豚宝宝,它们骄傲地对妈妈说,“妈妈,看我们多厉害!我们能跳出水面!”

  海豚性格活泼欢乐,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动物。海豚游泳方式特别,会跳出水面。豚泳是海豚科动物独有的游泳方式,整个身体以小角度跃离水面再以小角度入水,这是区别海豚和其他鲸目动物的方法之一。

  美丽的草地上犀牛妈妈看着正在玩耍的两只犀牛宝宝,宝宝们正在向妈妈表演“玩杂技”呢。

  犀牛属于世界珍稀的野生动物,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世界犀牛日诞生于2010年,由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南非办公室发起,目的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保活动,强化人们保护犀牛的意识。

  压轴出场的动物是棕熊妈妈和宝宝,熊宝宝靠着大树躺着,打开翻页,原来它可以像妈妈那样,爬上了高高的树。

  棕熊善于游泳和在湍急的河水中捕鱼,也能爬树和直立行走。

  婴儿渐渐长大时,好奇心也与日俱增,他们每天会问很多个“是什么”“为什么”。马克的书恰好能满足小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宝宝对不同动物的好奇和喜爱,在宝宝心中埋下渴望知识的种子。马克用照片、绘画与文字结合的温暖的方式,创造亲子间亲密的对话和互动,既提高了宝宝的认知储备,又满足了宝宝对爱、安全感、自我认同感等情感的需求。

  卜卜熊大汗淋漓,看起来好累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这期卜卜动物园《捉到啦!》语言活泼,节奏明快,爸爸妈妈给宝宝读出来的时候,会感受到语言中的情绪变化。《捉到啦!》主角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动物——变色龙,动眼睛、吐舌头、变颜色是它最拿手的3种绝活。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使用绝技抓到食物的吧。

  密密的树叶里,小变色龙正滴溜溜地转眼睛,两只眼睛分别看向不同方向,搜索猎物。

  它的一双眼睛十分奇特,两只眼球突出,左右眼球会分别转动360°,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

  猎物出现了!小变色龙在等待时机,希望苍蝇近点再近点。啪!小变色龙伸出长长的舌头。

  蟋蟀、草蜢、苍蝇等昆虫都是变色龙爱吃的美味,当它发现猎物时,便突然伸直长舌,从口中射出,以舌捕食,如探囊取物。

  变色龙的舌头极长,几乎是它身长的两倍,平时如钟表发条那样盘卷在嘴里,伸出和缩回的速度快如闪电。抓取猎物时变色龙的舌尖由凸形变为凹形,强有力的吸盘就形成了,能够快速粘住猎物。

  小变色龙到底有没有捉到食物呢?哎呀!它没有吃到,好难过啊,它身上的颜色也变成了暗绿色。

  变色龙会因为周围环境颜色、调节体温、信息交流(表达不同的情绪)等原因而变色。变色龙在情绪平静时是绿色,失望或难过会变暗,兴奋时会变成黄色。

  小变色龙继续等呀等,终于又来了一只虫子——蚱蜢!它准备好舌头,这次它能不能捉到呢?

  小变色龙迅速弹出舌头,把舌头凹成槽粘住了蚱蜢,它捉到好吃的啦!

  小变色龙吃得特别开心,它的颜色也变成了亮黄色。

  吃饱了的小变色龙要去玩一会儿,它去哪儿了呢?找呀找,原来它趴在绿叶上,想跟小朋友玩捉迷藏呢。

  《捉到啦!》中有变色龙平静、失望、开心等情绪的自然流露,就像小孩子一样。小宝宝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就连不会说话的宝宝也会通过哭、笑、喊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需求。这鼓励爸爸妈妈们要及时发现宝宝的各种情绪,并用宝宝喜爱的、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和安抚宝宝,让小宝宝从小就深深感受到父母给的爱与安全感。

  小变色龙第一次没有捉到虫子时感到很失望,身上的颜色变暗了,但它没有放弃。当它再一次看到虫子时,它准备好舌头,终于成功啦。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跌跌撞撞”的过程,从刚出生的婴儿开始,翻身、坐、爬、站、走路、说话……每一个对于成年人来说非常容易的事情,都需要小宝宝一点点掌握,每一步都不容易。当经历某些“不容易”的阶段时,父母可以鼓励宝宝像变色龙那样不放弃。

  这一期的卜卜听儿歌是台湾诗人林芳萍创作的《生日快乐》。

  “奶油花,红樱桃,一个大蛋糕。数一数,一二三,烛光轻轻摇!”

  这是一首欢快的庆祝生日的儿歌,语言简洁押韵,朗朗上口;视角独特,想象力丰富。儿歌没有直接出现过生日的人是多么愉快,但通过奶油花、红樱桃、烛光等意象,把儿歌中欢快、温暖的气氛烘托了出来。

  画面更是进一步把奶油花、红樱桃、烛光拟人化,他们用快乐的表情和跳跃的姿态迫不及待地庆祝生日,颇具童心、童趣,把文字蕴含的情绪用美的图画呈现出来。这时家长们再给宝宝放出儿歌音频,它是由对幼儿音律启蒙有专业见解的李漫老师谱曲。这不仅能让宝宝体会儿歌文字的语感、画面的美感,还能感知乐感。

  这期的卜卜看世界是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动物们都爱吃什么?游戏是基于动物真实爱好的食物而设计。

  牛、羊是食草动物,兔子爱吃胡萝卜,猴子喜欢吃香蕉,高高的长颈鹿吃树上的叶子。熊猫吃竹子,小狗爱啃骨头。

  大蓝鲸爱吃成群的磷虾,蓝鲸虽然个头很大,但它没有牙齿,只能吃小虾、小鱼。蓝鲸嘴里只有两排像刷子一样的东西,我们管它叫须板。鹈鹕最爱捕小鱼吃,它的下嘴壳连着皮肤形成一个囊袋,可以自由伸缩,里面可以装鱼。

  小朋友通过玩这期贴纸,不仅能认识不同的动物,还能了解不同动物对食物的喜好,在游戏中激发宝宝探究的兴趣。

  卜卜故事《小熊该怎么办》取自小朋友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状况,写出了小熊的“烦恼”。

  卜卜和丫丫跟小熊一起玩“过家家”。卜卜和丫丫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卜卜想和小熊先做操,丫丫想让小熊跟着她跳舞。小熊做操又跳舞,它好累呀。

  卜卜觉得小熊饿了,他想让小熊吃饼干,丫丫想让小熊吃蛋糕。结果小熊好撑好撑。

  卜卜想和小熊玩小汽车,丫丫想让小熊睡觉。于是两人就争夺起来,小熊的衣服被撕破啦。卜卜和丫丫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小熊道歉,然后他们一起玩小熊喜欢的滑滑梯。

  《小熊该怎么办》贴近小宝宝生活,表现孩子的情感,并且让小宝宝在听故事时能走出自我中心的角度,去感受和尊重他人的情绪,明白要用他人喜欢的方式表达爱。

  卜卜做游戏

  《水果蛋糕》是以卜卜过生日、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大蛋糕为背景设计的游戏。蛋糕上有切开的橙子、香蕉、猕猴桃、草莓。让小宝宝通过仔细观察不同水果切开后的样子,辨认是哪一种水果。

  《谁穿了袜子?》巧妙利用章鱼的八只脚,给其中一只小章鱼穿上了袜子。在那么多只章鱼的脚中,小宝宝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是哪只小章鱼偷穿了袜子。既能让宝宝体会发现的乐趣,又能了解章鱼有八只脚。

  这期卜卜来读诗栏目选自杜牧《山行》中流传最广的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们会根据不同时节来选择应景的古诗,时下正值深秋,《山行》是描写秋景的名诗。山路、白云、人家、枫叶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让小宝宝根据这些具体的景象展开对秋天的想象。爸爸妈妈在秋天时可以带宝宝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看看秋高气爽时的蓝天白云,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带宝宝去爬爬山,体悟《山行》中的美景。

  《山行》配图的选择说来有趣,原本我们找了画家来画,看过几版草图始终没有我们想要的童趣、纯真、自然的感觉。最后我们想起《东方娃娃》2015年引进的韩国图画书作家韩炳好的绘本《和爸爸一起爬山》,书中孩子和爸爸一起爬山看枫叶的场景非常适合《山行》,既能呈现出诗中的意境,画风又有儿童性。

  卜卜美术馆选的是俄国画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的作品《景观与五间房屋》。马列维奇是二十世纪国际艺坛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创造了抽象新领域,留存于世的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单纯简约而令人惊叹,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

  马列维奇的艺术呈现出一种以抽象造形和平面色块为主的简洁艺术语言,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演变而来,革新程度并不亚于后两者。马列维奇竭力超越传统表现方式,追求纯粹的颜色和几何造形,成为至上主义的根基,更开创先河,舍弃主观意义上的基础和主题,“画中的颜色和质感本身就是全部”。

  【马列维奇画作】

  马列维奇在《景观与五间房屋》中运用蓝、红两个色块表示天空和大地,用黑、白颜色画房屋,房屋的样子是用梯形、方形组合而成。画面颜色纯粹,图形简洁,质感丰富,既能给宝宝带来美的感受又能激发他们拿起画笔,培养宝宝的艺术素养。

  卜卜刊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