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若素

來源:萬相志(ID:excuseme065)

2008年,香港發生了一件慘絕人寰的命案。

16歲的援交少女王嘉梅在與案犯吸毒併發生性行爲時被殘忍殺害。

爲了掩飾罪過,殺人犯將王嘉梅麪皮剝下,肢解的屍體衝入下水道,頭顱則被拋進大海。據傳,一部分屍體還流入了市場,當時的香港一度人心惶惶。

電影《踏血尋梅》就是根據此真實案件改編的。

當年該電影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巨大轟動,幷包攬了多項金像獎,郭富城更是藉此斬獲了自己的第一枚金馬影帝。

詳細描述命案的發生過程,引導觀衆一步步接近事實真相,是香港犯罪題材電影的常用套路,但是導演翁子光卻獨闢蹊徑。

《踏血尋梅》一開始就明確交代了兇手和案件的始末,將重點放在社會的陰暗面和人性上。

十六歲的少女王佳梅跟隨改嫁的母親移民到香港。

和普通的女孩一樣,她單純、愛美、渴望融入這個繁華的大都市。

住着簡陋的小房間、努力學着香港話的王佳梅甚至有一個明星夢,她渴望被人接納和仰慕。

王佳梅的母親整日混跡在市井裏,脾氣暴躁;繼父生病在牀,對兩個女兒十分冷漠。

唯有王佳梅的姐姐,偶爾會和妹妹說一說知心話,但是她也不懂王佳梅究竟在想什麼。

王佳梅在學校裏成績優異,但是作爲外鄉人的她卻無法順利地融入身邊的圈子。

同桌割腕自殺,老師怪她太過冷漠,她也只會回一句:我不知道她爲什麼自殺。

輟學在家的王佳梅很快就面臨了生活貧困的難題。

在最虛榮的年紀,卻沒有選擇的權利,這是一種悲哀。

王佳梅的自尊心很快就被生活擊倒了。

媽媽的朋友誤送給王佳梅一對價格昂貴的耳環,卻在事後討要了回去。

在王佳梅依依不捨摘下心愛的耳環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貧賤。

她開始打工賺錢。

炎炎烈日下,她赤着腳在街上一遍又一遍的發着傳單,她甚至不辭辛苦,打了兩份工。

儘管十分努力,但是微薄的薪水和虛無縹緲的模特夢還是將她拉回了現實。

相信這一刻,我們很多人都能夠在自己身上看到王佳梅的影子。

孤身一人來到大城市漂泊,爲了一點可憐的薪水苦苦支撐,別人只看到了你的光鮮,卻無法得知你的辛苦。

當對大城市的繁華可望不可即,當聽不懂身邊人的話題,當夜深人靜想念家鄉的時候,我們多少會對王佳梅的孤獨感同身受。

生活再難,還要繼續。

可惜王佳梅走上了一條歧路,她做了援交女。

第一次,客人是個瘦弱的長得奇怪的男人。在做的過程中王佳梅一直眼睛望着別處,她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但是當小心翼翼的掏出零錢,買下心愛的耳環時,王佳梅無奈又開心的笑了。

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怎麼可能不羨慕一段甜甜蜜蜜的愛情。

王佳梅愛上了嫖客,甚至把每一次援交當成約會,這個嫖客填補了她心中的空虛。

但是最終殘酷的現實還是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當“男友”的正牌女友狠狠地侮辱她時,她也只能強忍淚水。

在對生活所有的憧憬化爲烏有時,王佳梅遇見了和她同病相憐的丁子聰。

丁子聰其貌不揚,生活貧困,住在簡陋的出租屋裏。母親的車禍去世使他變得內向孤獨。他愛上了援交女,但是她卻看不起他。

這個被人叫做“肥仔”的底層人物對於生活是完全麻木的。

不善言辭的丁子聰和對生活萬念俱灰的王佳梅在網上相遇的一刻起,都卸下了所有的僞裝。王佳梅不再忌憚說普通話,丁子聰也開始學會自嘲。

兩人相約見面,這是悲劇的開始,也是悲劇的結束。

在兩人做愛的時候,丁子聰將母親的照片翻了過去,王佳梅也摘下了自己視若珍寶的耳環,兩人都帶着決絕的勇氣。

高潮時,王佳梅開始呢喃“我想死”,並請求丁子聰幫助他。在最後一滴淚滑落時,王佳梅短暫而又痛苦的人生結束了。

即使缺少險象環生的破案環節,《踏血尋梅》依舊讓人揪心。整部影片充滿着深深的無力感和絕望感。

爲了貼合“踏血”主題,導演用長達十分鐘的時間來描繪丁子聰肢解屍體的過程,畫面十分血腥,讓人不忍直視。

人生而孤獨。每個人更是有着自己不爲人知的痛苦。

影片中苦苦追求真相的警察臧sir同樣也有着自己的無奈。妻子離去,同事不和,不被理解。

生活中的他也只能通過不停的拍照來獲取存在感。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死去,但是很快就會被遺忘。就像是一滴水投入大海一樣悄無聲息。

王佳梅死後,臧sir探訪她的家,而她的家人早已習慣王佳梅的離去。

繼父將王佳梅的事蹟投稿給雜誌社獲取利潤;

母親打着小算盤,想爲懷孕的大女兒儘早找一個接盤俠;

王佳梅的姐姐挺着大肚子,繼續過着普通而麻木的生活。

沒有人會爲王佳梅的死去做一點改變。

在人物的設定上,導演並未將兩個主角“垃圾化”,甚至還帶着一點溫情。

王佳梅生活艱難,但是仍掛念着遠方的父親,定期給父親打錢,在父親喜歡的球隊勝利時會向父親發去祝賀。

丁子聰是十惡不赦的惡人嗎?他眷戀着逝世的母親,對房東十分客氣,甚至還養着房東的小貓。

那究竟爲什麼兩個年輕的生命會選擇自我放逐,走向毀滅呢?

《踏血尋梅》不是一部普通的三級片。通過影片對底層小人物的刻畫,我們能夠對當前大經濟環境對人們價值觀的影響做一點思考。

當社會的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倫理關係卻日漸疏離,整個社會都呈現出一種沙化的狀態。

人們不停的追逐着無盡的物慾生活,爲各種瑣事而感到焦慮,失落,精神卻越發的空虛,越是渴望被認同,越是會感到倦怠和幻滅。

王佳梅、丁子聰與家庭關係的疏離和於周遭環境的格格不入直接導致了她對生活的無望,在心智尚未成熟時又難以抵抗外界的誘惑,最終釀成悲劇。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得到一點對生命的思考。

作者:安若素,萬相志專欄作者,女流氓之輩。文章首發於微信公衆號:萬相志(ID:excuseme065)

很多書友說找不到筆稿君了

其實,我一直都在

只要一個小操作

蘋果用戶將我“設爲星標”,安卓用戶將我“置頂”

我們,永不失散

筆稿君會始終陪伴着泥萌噠

筆芯

互推聯繫微信:happy1689,備註互推合作

投稿聯繫微信:biankaiqi1,錄用給付相應稿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