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映 通訊員 王爲峯

9月9日開幕的中國臺前第四屆汽車零部件博覽會注入“國際元素”,不僅吸引了國內20多個省市的近萬家經銷商,毛里塔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客商也組團前來洽談採購。

一個豫東北小城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爲何能跑出國門?

走進地處黃河灘區的臺前縣馬樓鎮前張衚衕工業園區,鱗次櫛比的汽配生產企業盡收眼底。

“家家有項目,戶戶忙創收,俺村沒閒人。”據前張衚衕村黨支部書記魏保東介紹,這個工業園區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52家,吸引2000多人前來打工,許多貧困戶因此實現穩定脫貧。

“親幫親,鄰幫鄰,過去是千家萬戶騎單車賣配件,現在是百村同唱汽配歌。”臺前縣汽配行業協會副會長徐龍海經歷了產業發展的變遷。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徐龍海和村裏的年輕人一起走出黃河灘區闖生路,接觸到外地做配件的客商,便開始了騎自行車零售配件的生意;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臺前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開始從事汽配門店批發,進而家庭作坊式生產,再到後來投資建廠,滾動式發展不斷壯大。

“喫苦耐勞的臺前人,無中生有地創造了汽配產業奇蹟。”臺前縣委負責人一語中的,500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紮根全縣,2000多家銷售點遍佈大江南北,5萬餘人的從業大軍往來奔忙,臺前汽配產業令人刮目相看。

發展之路也在不斷創新。依託“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政策優勢,近年來,臺前縣規劃建設多個產業園、物流園,引導、扶持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實現了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的O2O模式,走上“互聯網+汽配”的產業扶貧之路。

“企業自身不斷更新技術設備,嚴格質量管理,注重創建品牌,從過去的‘小不點’長成了如今的‘大個子’。”徐龍海說,該縣汽車零部件產品種類已達60多個系列800多個品種,行銷俄羅斯、東南亞和中亞等國家和地區。

“哪裏有汽修廠,哪裏就有‘臺前造’。”來自哈爾濱的客商楊桐江十分感慨,“如同織成了一張以臺前爲基地,輻射周邊、營銷全國的汽車零部件網,臺前的汽配產業越來越有吸引力。”

編輯:張菁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