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花不如野花香。”這句話雖說有駁倫理,在現實中也不無道理。好多城市的公園裏人們見慣了鮮花異草也並不在新奇,總之自然是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道亮麗風景。

在首都國際機場住宅區南邊有一處新擴建的南竺園,近日人氣不斷興旺。這裏沒有人工設置的優美風景,在縱橫交織的磚鋪小徑旁,那撒種就紮根的波斯菊蝴蝶般的花瓣在晚秋的清風中蕩來飄去,中午秋陽高照幾隻戀秋的蜂蝶纏綿遊戲。還有那善於攀纏的牽牛花死皮賴臉的攀纏在雜草叢生中,那笑顏常開的花朵紫紅粉白顯得極爲鮮豔。蒲公英的金黃花朵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顯得燦爛。

這裏活動的大部分是退休老人和帶孩子的中年人,他們感到在這樣的地方活動很接地氣。雜草園裏生長着蒲公英,苦菊菜,刺刺採,馬齒筧等好多種野菜,在遊玩鍛鍊的空間他們還可以採到環保綠色的寶貝,即保障了身體健康又讓他們感到具有的收穫感,的確是一件何樂而不爲的好事。

通過這件事的啓發,對於某些城市爲了文明達標,不惜佔用大量土地資源,並以毀害良田破壞自然生態,大力興建繁花似錦的園林是不是應當來一個反思?我認爲那種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建特建園林開發是勞民傷財,無不是某些人一種別出心裁的另有所圖,或者一種形式主義作怪。

作爲北京的郊區政府就趨重了以自然生態環境爲主的意識,把未開發的閒置地塊臨時擴建成爲自然公園,這樣即保護了原有生態自然性又達到了環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實屬多快好省兩全其美的事。

簡單自然的公園特點是,在原有的地貌地形不大刀闊斧的動干戈,不用勞民傷財的大量種植那些嬌慣金貴的花草,更無需設專人管理。他們只是在雜草叢生的原有地貌,築幾道磚鋪小徑,猶如田間阡陌幽深自然縱橫交錯,把成片雜草劃分成不相等的異形區域,人們走在園裏感到舒服自然,確實是一種享受。

除此之外,它的更大特點是人們不僅鍛鍊了身體,還能採摘到原生態的各種有利於養生之道的天然野菜,這種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環保綠色,那些自然生長的雜草野花崢嶸,不需種苗投資,不需專門栽培耗費多少人工勞力。他們對於自然生態開發的意識,遠遠超出了那些在城市文明建設,好高騖遠,只追求一種別出心裁的不易於生活現實之美的設計,對於城市的園林建設無不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作爲現代化的城市,有一個美好的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那麼究竟是人爲的生憑亂造好呢,還是天生自然又普惠與民的健康生態環境好呢?這個問題還是需要人們慎重思考。

2018、10、25北京國際機場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圖來自絡,版權所有

====================

原創作者 :李佔民,筆名凌子。中國詩歌網詩人,中國愛情詩歌駐站詩人,鄭州晚報專欄作家。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聯盟會員,無極作家協會理事。發表數百首詩歌、散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