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表示,智能化是未来的方向,人工智能2.0怎么和中国的经济融合并促进发展,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项目主要涉及软件、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5G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主要分总部基地、产业投资、创新平台、战略合作等四类。

连接5G,只需一个办公室就可以控制海域内的出海船只;船舶自动驾驶系统让船员免受海盗攻击的风险;人工智能+大数据提前4小时进行滑坡预警……9月6日,2019年世界数字经济大会在宁波举行,全球各方精英齐聚宁波,分享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新蓝海。

据了解,2018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了2.3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26%,占GDP比重达到41.54%,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国的前列。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表示,浙江省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较2017年翻一番。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表示,当前中国正在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但同时中国也面临了观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抓发展机遇、构建发展优势的关键。”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则将目光聚焦到了“蓝色经济”领域的人工智能。他表示,现在人们谈起蓝色经济可能仅限于旅游或是渔业与航运,但是借助人工智能开发大海资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应用。比如在渔业养殖当中,可以用传感器去了解水质以及养殖的情况,还有很大的产业应用的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表示,智能化是未来的方向,人工智能2.0怎么和中国的经济融合并促进发展,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未来中国的工业智能化的变化将在5个层次上展开:工厂智能化、企业经营的智能化、产品创新的智能化、供应链链接智能化、经济调节的智能化。

他举例道,2017年,大渡河上游丹巴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电站精准预报,提前腾库3.58亿立方米,洪水期间发电量同比增长74.23%。这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整个企业调度管理产生的叠加效果。

“我们认为2025年企业对AI的利用率将上升到80%以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Cloud&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表示,算力、算法和数据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三个最核心的要素,其中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

他介绍道,围绕算力的需求,华为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投入近200亿元打造了两颗系列芯片:一是通用的鲲鹏处理器,叫鲲鹏920;另外一个是基于AI的处理器,希望打造鲲鹏+AI的芯片组,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算力。其中,鲲鹏跑分超过业界主流CPU的25%,是业界最快的服务器CPU。

本次大会期间签约项目共计45个,总投资额约310亿元。项目主要涉及软件、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5G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主要分总部基地、产业投资、创新平台、战略合作等四类。其中,华为公司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和5G生态项目最为引人注目,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亿元,宁波将成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在长三角的关键布局城市。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陈路漫)

校读:柳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