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时代发展 在声音里发现精彩世界

  聚焦国计民生 在电波中感受城市脉动

  郑州电台特别报道《用声音记录历史》正在播出

  河南的音乐历史发展得天独厚,

  在史书中,

  不乏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葛天氏之乐、

  大禹治水之歌的《大夏》之乐、

  商人“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卫之声,

  更是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

  使听者“乐此不倦”。

  在中原大地上,

  生动热烈的民间音乐,

  源远流长,

  几千年连续无间。

  《如果国宝会说话》有一期讲到,9000年前一只仙鹤死去,把翅骨留在原始人的村落里。人们捧着它,耳边响起鹤群哀悼的声音。

  把仙鹤的翅骨凿成乐器,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支朴素的骨笛由此诞生。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吹口也还没有那么讲究。但先人们用神奇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朴素的乐器,并延续发展,不断丰富,直到今天。

  这说的是“ 国家宝藏 ”

  |

  |

  贾 湖 骨 笛

  没 错

  就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里的“扛把子”,

  也是走进央视《国家宝藏》的贾湖骨笛。

  这支来自8700年前的骨笛,是裴李岗文化同期的物品。它用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至今还可吹奏出标准的7声音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心灵之声。

  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说:“这个在乐器的制作、音律的发展、音乐的启蒙、钻孔的技术运算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开创意义,是我们先民高精尖智慧的结晶。”

  贾湖骨笛,奏响了先民天籁之声;钟鼓磬瑟,则回旋出三代庙堂雅乐。夏商周时期,黄河中游的华夏音乐被视为王室音乐之源头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主流,大量青铜编钟络绎出土。

  其中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编钟,以数量众多、音阶完备、性能高超而震惊世人。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洪亮的钟声,远非丝竹可比,彰显了皇室威严、古朴、辉煌、凝重之大气。

  如果说编钟、编磬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那么,琴、瑟、笙、箫等丝竹乐器则是用于助兴歌舞的。

  李商隐曾在《锦瑟》中写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支出土于中原大地的25弦瑟是战国时期酒宴中常见的演奏乐器。琴瑟的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进入明朝中后期,豫剧开始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到了民国时期,除省城开封之外,郑州、洛阳、信阳等地也先后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连连不绝。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豫剧”。浓墨重彩的脸谱,惟妙惟肖。“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 “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 的唱段更是人尽皆知,被西方人盛赞是“东方咏叹调”

  今年10岁的李欣欣,从3岁开始学习豫剧,铿锵大气、韵味醇美的豫剧逐渐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欣欣告诉我们:“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豫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豫剧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扬光大。”

  8700年前的贾湖骨笛、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雅乐、

  根植中原的“东方咏叹调”

  ……

  透过古老的乐器和悠扬的歌声,

  我们仿佛听到史前先民草莽的笛声、

  郑韩城内歌钟的悠扬、

  丹江岸边王子王孙的钟乐

  ……

  中原自古为礼乐之邦,

  这片丰厚的土地上

  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灿若星辰的文物遗存

  和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郑州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

  郑州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霍锟说:“希望大家去感受历史厚重的郑州,在这样古今的交换间,历史留给我们的不单是几个文字,更多的是启迪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思考,这是连接我们文化辉煌的过去到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及到蓬勃发展未来中的文化自信。”

  记者:赵克 张云帆 池金山

  编辑:弓雪

  统筹:刘芳 王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