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聲極高的人工智能專業被列入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資格,西安共有三所高校榜上有名。該行動計劃從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等方面進行系統部署,重點提出“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力度”“深入論證並確定人工智能學科內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鼓勵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能相關專業。

教育部已於近日印發通知,公佈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呼聲極高的人工智能專業被列入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資格,西安共有三所高校榜上有名。

專業代碼080717T(T代表特設專業),學位授予門類工學。人工智能專業至此正式進入本科專業大家庭。

2018年4月,教育部下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從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等方面進行系統部署,重點提出“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力度”“深入論證並確定人工智能學科內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鼓勵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支持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置人工智能學科方向”等任務。

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的誕生,也是應時而動。

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資格,其中,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三所高校榜上有名。除了老牌名校外,也有江蘇科技大學、安徽工程大學這樣專業特色鮮明的地方性高校。

每所學校的專業建設情況和人才培養方式各不相同,最關鍵地是把握好教師隊伍的建設、課程體系的建設,產教融合、着眼未來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的有機結合,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培養具有本校特色的優秀人才。

未來,還有101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203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5所高校獲批“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

人工智能教育建設已經掀起熱潮,可以說,人工智能教育已是“滿園春色”。

對高考生來說,人工智能儼然成爲他們的新選項。什麼樣的人適合選擇“人工智能”專業?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試驗班項目主任孫宏濱教授給出答案,興趣、能力和潛力是選拔與評價的重點。

此外,人工智能產業也在迅速崛起,全國每年針對人工智能的創業企業以及創業大賽也在逐年激增,而聚焦於人工智能產業的孵化培養的孵化器並不多見。據悉,京東雲創新空間(西安蓮湖)專業聚焦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前沿科技等行業領域,爲該方向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歡迎全國各地的“高精尖”項目來空間打卡,與該行業企業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