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初见张春雨,她穿一身淡蓝色的衬衣,扎简单的马尾,虽已63岁,但不施任何胭脂的脸庞,仍给人一种清新明媚的感觉。

当她侧过脸,便会看到她左脸庞那一块缝了一百来针,显得有些发皱的皮肤,“这是1985年的一场车祸导致的。”张春雨坦然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那年她29岁,一场车祸导致她重度脑震荡、重度外创,盆骨骨折、左髋关节粉碎性骨折等,也让她在床上躺了6年。

张春雨

不愿向命运轻易低头的张春雨,将所有心力投入到绘画当中,经过多次失败和不放弃,她突破了传统国画,创新了彩墨画。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追求绘画艺术的空妙,运用传统中国画的‘散点构图法’和‘皱纸法’,采用西画的水彩、水粉颜料,在中国宣纸上画出了西画具有的丰富色彩和透视立体感。”

作品《孤行者》——

坎坷却坚毅的绘画路

作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小,张春雨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29岁那场车祸,导致她在病床上躺了6年,也让她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以及自己内心对绘画的渴望。“那时还不能下床行走,只有看些绘画、文学、美学、哲学等书籍来度过痛苦难熬的日子。”张春雨回忆,在丈夫夏俊康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下,她的身体渐渐好转,也能下床慢慢行走。

本着对绘画的热爱,张春雨在重返岗位时,利用业余时光,拿起画笔静静作画。同时,她也是一位愿意挑战自我,坚毅而又不认输的人,她说,一开始,水彩画是自己通过看书和观察大自然学会的。

9月4日,张春雨在聊到曾将画作卖给别人时,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除了它本身色彩层次丰富外,喜爱水彩也因为它难以驾驭,所以她从未放弃过探索水彩的更多可能性。

为了绘画,张春雨强忍身体上的痛苦,在站着绘画的同时,还要不时前进、后退,以此来活动筋骨,“画一天下来比干一天重体力活都累。”她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绘画学习,只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过一年,但她凭着一腔热爱,行走在求艺的路上。

直到59岁,张春雨才开始研习彩墨画,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她所作的彩墨画以水彩为主,采用了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等元素,同时加入了西画的水彩、水粉等颜料,以增强画面的色彩感和立体感,既有水彩画的“透、亮、润”,又有国画的意境和韵味。

张春雨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朝圣者》

那时,身边有人劝她,“都好大年纪了,你还学得出来吗?”但是丈夫的支持以及自己内心的坚定,让张春雨没有闪过任何放弃的念头。

后来,张春雨将自己的坎坷之路灌注到作品《孤行者》中,她就像画中那匹马一样,永远坚毅,充满梦想

作品《朝圣者》——

画出了她的信仰

命运的打击一次比一次重。2011年,张春雨失去了两位至亲——慈祥的母亲和可爱的女儿,这让她悲痛欲绝。她痛苦地说道:“只有在绘画时,我‘钻’进去了之后,才能释放情绪。”

当张春雨开始创作彩墨画时,她带着一种情绪、一段故事在下笔。丈夫夏俊康回忆道,当时自己要上班,张春雨在家做饭,绘画让她忘记早已烧干的锅,家里浓烟四起也没有察觉,还是邻居敲门才避免一场大火。“她痴迷绘画,容易钻进去,家里的锅都烧坏了几个,后来我就不让她在绘画时做饭了。”

张春雨说,自己会因为一段文字或一副摄影作品而激动,产生灵感,脑子里像播放电影一样将思绪飞向很多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大自然的美丽。“我曾拄着拐杖去过西藏、新疆、云南等地,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也是我的一种信仰。”

张春雨拄着拐杖去米堆冰川/据受访者

张春雨的作品《朝圣者》也画出了她的信仰,她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道:

人生之旅荆棘满途。犹如我在创作春雨彩墨画时,因久不得法,也曾想过放弃。后在书籍中了解到万秋英女士孤身闯西藏的故事,受到很大的震撼和鼓舞,又重新拾起笔,不断尝试后终于创作出了春雨彩墨画。遇到朝圣者虔诚的瞬间,让我听见了自己的内心声音,那个年轻而充满力量的声音。

张春雨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朝圣者》/据受访者

作品《阳光穿过森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之前我开过画展,若不是我舍不得,可能只能保留下来几幅作品。”张春雨在谈到卖画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舍不得”三个字,每幅画对于她来说都是孤品,即便是自己也难以临摹出那幅作品的感觉。

张春雨最得意的作品之一《阳光穿过森林》/据受访者

面对别人对画作的欣赏,张春雨感到很欣慰,但面对卖画,这个坚强的女人却流出了流泪,“很多画家都希望他人喜欢自己的画作,卖出自己的画作。而我则将他们的喜欢当作我的加油站,把每幅画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舍不得卖。”

目前,张春雨在丈夫的支持下,出了一本名叫《春雨彩墨画》的书籍,里面记录了她所有的画作和绘画当下的心境。书籍封面是她的得意之作《阳光穿过森林》,“我喜欢这幅画,阳光是重点,每一笔都是我心中的阳光。”张春雨说,自己的一生坎坎坷坷,尝尽了人间烟火,却依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张春雨的作品集《春雨彩墨画》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曾琦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 张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