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3個半小時,路漫漫的磐安縣方前鎮施家莊村巖門自然村終於到了。這個村子最近在微博驢友羣裏走紅。

近日,上海驢友@葡萄七分甜的圖文獲得近10萬曝光:“磐安、天台、仙居三縣交界最高處有一座天空之城,一村100戶人家,只有一臺電風扇!”數千網友評價這是鬼斧神工之地,更向往這樣的神來之筆,其中最令人驚歎的莫過於在城市近40℃的高溫中,這裏能夠保持30℃以下的空調房體驗感。

被稱爲“懸崖村”的巖門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羣山懷抱之中,從山底集鎮到山頂村莊海拔落差近600米,村莊三面均爲高300多米的懸崖。

從遠處看去,這個小村莊猶如凌空而建的空中樓閣,佇立在懸崖邊上,綠樹密佈,雲霧縈繞,青峯巍峨。“巖門”村名就源於山峯上的兩塊岩石。這兩塊高約一米的大石相對而立,就像一扇對開的大門,下面還連着一條五寸高的石門檻。

從鎮區一路往上,走的是蜿蜒的盤山公路,被驢友們稱爲“浙中川藏線”。據說,道路修整前,山路十八彎,路面極窄又極險,一側是懸崖,一側是峭壁,只能容許一輛車通過。兩車相會時,一定要彼此鳴笛,倒車一兩百米才能進行極小心的交會。如今,拓寬硬化、提升改造後的道路成了一路風景,村莊、梯田、山腰、懸崖,穿梭在雲裏霧裏,美不勝收。凡是雨天,山中就會起霧,濃霧瀰漫,羣峯彷彿都披上了紗幔,若隱若現,五米內也是朦朦朧朧。村莊周圍雲煙繚繞,終日氤氳不散……

巖門村一直相對封閉,此前並不爲人所知。它迎來最早一批驢友,也不過是在今年5月。對巖門人來說,種植銷售四季豆是最主要的收成,相比磐安縣城,這裏離仙居縣城更近,每天村裏人都要開着三輪車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趕去叫賣。

今年“五一”以後,巖門村每天都有外來遊客慕名而來。江蘇、上海、杭州、台州、溫州,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00多客人、50多輛越野車。

“有一天,一隊上海的摩托車隊上來,騎車的聲音響得像飛機一樣!”村裏老人看到新事物都覺得稀奇,更讓人高興的是,山裏貨被一搶而空。“這兩三個月來巖門的人,比過去10年都多!”

讓城裏人稀奇的是,在巖門村周邊村莊,看不到空調、電風扇的身影,哪怕最熱的三伏天,這裏也像天然空調房,舒適宜人。施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施逢鎖說,巖門村好山好水就是最好的旅遊招牌,但他們一直苦於山高路遠。沒想到,這次因爲驢友“不請自來”一舉爆紅,好在此前鎮裏村裏已經做了不少提前工作。

“剛開始,在村裏想開農家樂、便利店、民宿,村民們還不大願意,但也有人先行動起來嚐到了甜頭。現在,村裏唯一一家農家樂,每天都接待不少客人,四個房間供不應求,其他村民也開始躍躍欲試。”施逢鎖介紹,往年村裏的蔬菜大戶每季收成能有兩三萬元,但如今農家樂生意已經能夠翻番。“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遊客,也會有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

來源:金華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