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此朱元璋煞费苦心,就动用了锦衣卫专门负责监视一些重点看护的大臣。但是慢慢的到后来,由于朱元璋开始大肆屠戮功臣,他就觉得传统的司法机构,例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用起来不顺手,于是就把锦衣卫的保卫功能给提升了起来,使其成为了皇帝的私人警察。

前言

说起明朝锦衣卫,那简直是恐怖的代名词。在明朝时期,不管多大的官,这锦衣卫一上门就肯定没什么好处,就直接给抓走关入大牢。所以在很多小说电视剧里面经常就说锦衣卫是特务组织、幕后黑手,这种说法可靠吗?朱元璋建立锦衣卫

按照时间顺序,先说说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洪武15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一般是由皇帝的亲信担当。锦衣卫的职责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直驾侍卫基本上就是仪仗队,随同皇帝出巡,这时锦衣卫基本上和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锦衣卫权力越来越大

还有一种工作内容就做特务工作,即巡查缉捕。其实朱元璋创建锦衣卫的初衷,就是当仪仗队用,烘托皇帝的高贵身份。但是慢慢的到后来,由于朱元璋开始大肆屠戮功臣,他就觉得传统的司法机构,例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用起来不顺手,于是就把锦衣卫的保卫功能给提升了起来,使其成为了皇帝的私人警察。当时锦衣卫就是负责侦缉刑事的机构,分为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最厉害,不仅专门办理皇帝钦定的案件,还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审讯,甚至处决,不用经过一般的司法机构。

除了办案,还有监视文武百官的重要作用。朱元璋这人比较多疑,身世坎坷,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害怕别人再把他给推翻了,弄下台,所以就一直缺乏安全感,生怕手下大臣对自己不忠,担心千辛万苦得来的富贵江山化为乌有,所以就时时刻刻充满戒备之心,对臣下的一举一动都不放过!他不仅要求大臣们当面要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忠贞不二,回了自己家以后,他的大臣的这些言行他也要全部了解,全部掌握。

监视朝中大臣

为此朱元璋煞费苦心,就动用了锦衣卫专门负责监视一些重点看护的大臣。有一本书叫《水东日记》,里面就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儿,典型地反映了朱元璋手下锦衣卫的厉害。说当时朱元璋手下有个大臣姓钱,叫钱宰,受命编纂《孟子节文》。因为连夜劳累,觉得非常疲倦,有一日散朝之后,回到家里突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写的是: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上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本来是很简单的一首诗,意思是工作累的要命,早上四五点还得起床去上朝,到那一看这朝门还没开,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好睡一觉,睡到一觉睡到自然醒,睡到我们家饭做好了我才醒!

写了这首诗之后,钱宰也就睡觉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钱宰一上朝,朱元璋看见他就嘿嘿直乐,把钱宰给看着发毛。朱元璋开口说,爱卿昨天你写了一首好诗,可是寡人没有写你上朝迟啊!这一番话说的钱宰是心惊肉跳,赶紧磕头谢罪。心想我昨天在家里写的诗啥时候传到皇上这儿来了,心里暗自庆幸,幸亏我在家没说皇上坏话,否则今天人头不保,小命就没了!不过话说回来,朱元璋如果仅仅让锦衣卫打听那些大臣们的隐私,倒不会对朝政造成严重的威胁。

变身特务机构,制造恐怖事件

不过后来慢慢又变了,朱元璋把锦衣卫变成了一个行政执法部门,一个特务机构,这就厉害了。上文讲到朱元璋命令锦衣卫除了当仪仗队之外,还专门负责侦缉刑事,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审讯处决,不用经过朝中的司法机构。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无限扩大了。一般来说,锦衣卫的工作只限于侦查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是有一点,一旦碰到一个野心太大,心肠太狠的,锦衣卫的头目指挥使,如果是野心大,掌了权,就会不遗余力的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制造事端,这样做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在皇上面前显自己有功,可以升官,所以个个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结语

在他们掌权的时候权势滔天,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中,一个不顺眼就会家破人亡!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当时臭名昭遇的北镇抚司大牢,即锦衣卫自个的监狱里面关满了各种各样无辜之人,死于其酷刑之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恐怖的氛围在明朝几乎是绵延不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使得文武百官、民众军队都和皇帝离心离德。难怪有人说,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厂卫。说的就是明朝并非是亡于李自成这些流寇之手,而是亡于东厂、西厂、锦衣卫!

想了解更多奇闻异事吗?来《野史秘闻》听一听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