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腹心,水旱从人温江。

城乡融合,南城北林!

先跟着小布看一组镜头,

分寸之间得见大美温江风情~

↓↓↓

在温江人的镜头中

每一次邂逅雪山都能捕捉不一样的美

图 郑朝根 摄

图 白冰 摄

图 王成 摄

在温江人的镜头中

温江处处繁花似锦,犹如人间仙境

图 饮冰石∧小米 摄

图 向实 摄

在温江人的镜头中

水灵动而跃,霎时生机卓尔

图 Egbert 摄

图 杨雅杰 摄

温江一天中的每一刻都别具风情

图 白冰 摄

图 卫燕春 摄

图 严志坚 摄

在温江人的镜头中

人物总是那么生动

满满的烟火气息

让人倍感温暖和真实

图 殷洪霞 摄

图 卫燕春 摄

图 刘文良 摄

横看成岭侧成峰

换一个角度看温江

又有不一样的妙处

图 蔡付亮 摄

图 严志坚 摄

图 谢安飞 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国家战略之一,是新时代我省治蜀兴川的重中之重,也是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举措。

张志强 摄

地处天府之国腹心的温江区,自古水旱从人,素有“金温江”之美誉,曾是全省第一个小康县、全省农业强县。如今作为成都新中心城的组成部分,不仅拥有15万亩花木的现代农业根基、路水林田湖交错的良好生态本底,还是国际国内知名的花园城市、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创建国家级农高区的核心区。

张志强 摄

手握好牌,肩挑重任

且看温江如何打响乡村振兴这场仗!

9月29日,温江区召开全区乡村振兴推进大会,提出了乡村振兴“四步走”战略目标,将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建成西部“两养”高地、生态园林博览园和农民幸福安居家园,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景在温江全面呈现。

张志强 摄

具体如何做呢?

跟着小布一起了解一下吧~

重塑空间 “南城北林”全域布局

成片的格桑花和芦苇在微风下轻轻摇曳

秋日的阳光将河水照得波光粼粼

一大早,温江北林绿道鲁家滩湿地公园

就迎来了三五成群的市民

或散步或骑行

树影婆娑,欢声笑语

陈孟光 摄

青蛙造型的座椅、木制的小马

色彩斑斓的防洪堤……

看着这幅乡村美景图

很难想象

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角落

会成为全新的“打卡胜地”

王晓林 摄

近年来,温江区专注深耕大健康产业,努力建设“三医两养一高地”,规划形成“南城北林”空间格局。

“北林”区域是温江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也是该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以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和建设成都农高园为核心抓手,大力推进生态绿道建设,努力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服配套水平,按照“农创、农旅、农养”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并创新园区扁平化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北林”区域规划设计、产业植入、项目引进、要素配置等。

幸福田园二期 kings-老王 摄

“南城”区域以成都医学城、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为主阵地,加快发展以“三医融合”为特色的主导产业体系,更加有力地支撑和带动“北林”延伸发展高端两养产业,为农村区域导入人流、资金流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医学城A区

泰康·蜀园之家 严志坚 摄

按照市委对“西控”区域的发展定位

结合省、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

温江全新的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

立足“城乡融合高水平”要求,以骨干道路、绿道体系促进南城北林融合贯通,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立足资源禀赋,针对现状问题,重塑城乡关系,将公园城市理念全面融入乡村振兴中,构建“一轴强四镇,一环兴八景”的乡村发展空间新格局。

依托现有160公里绿道基础,温江区规划布局了全长698公里的市级绿道、南城慢行系统、北林田园绿道“三网融合”绿道体系,让市民可感受到公园城市的“出门见绿道,步行皆景点”特点。

绿道景观布局示意图

作为“北林”区域的大动脉,温江北林绿道(生态旅游环线段)全长65公里,总投资约4.5亿元,全线配套标准化驿站22个,重资产投入点位8个,通过这些最美丽、最幽静、最具田园风光、最富人文气息的绿道网络体系,将北林区域建设成为全域景区化的生态园林博览园,助推温江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宜业宜居宜游的新中心城区。

文末小福利

一张超美的全景图送给大家

横屏观看哦~

张志强 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