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號小米在香港成功上市,其IPO每股發行價達到17元港幣,總估值543億美元,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成爲了香港資本市場第一家“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 被稱爲“火鍋王國”的海底撈於今年9月26號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後,股票發行定價爲17.8港元,投資者最低入場門檻費用達到了1.78萬港元,成爲香港史上截至目前爲止入場門檻最高的新股。

文 | 程慈航

財資一家(微信號:TreasuryChina)原創首發

這些知名企業上市取得輝煌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其財務部門員工的辛勤付出。簡單的說,優秀的財務是企業IPO申請成功的強力助推器,它能讓企業上市前的這最後一步走的更穩、更順暢。

IPO審查機制與流程 IPO以及之後的企業上市,可以說是企業脫胎換骨,走向更好發展前景的一步,所以在這方面政府監管單位會對申報企業進行嚴格的審覈。證監會在審覈企業時主要考慮這四個方面:合法合規、法人治理、內控有效、財務達標。目的就是要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企業是合法經營且盈利的。 審查期間: 對於“合法合規”而言,證監會主要審查企業是否合法經營,是否擁有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在這方面,企業要向證監會提供合法經營的各種執照信息,建立企業內部信息披露制度。

在“法人治理”方面,主要審查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否符合規範,企業要向證監會提供明確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企業經理以及法人代表的具體信息,務求做到公開透明。

在“內控有效”方面,主要審查企業是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爲了滿足這一要求,企業必須建立起一套能協調經濟行爲,控制經濟活動,確保經濟信息安全可靠的內部管理與會計制度。

最後一項“財務達標”方面,主要審查企業建立之後的財務真實狀況,分析企業的經營效率、獲利能力、償還能力、擴展經營能力。企業應當保障合法經營,保持核心業務競爭力,並向證監會提供完善的公司財務報表信息,以供證監會審覈。

這四個方面就像一座通往鉅額財富大橋中的四段串聯橋樑,任何一段斷裂都會導致大橋斷裂,車輛到不了財富所在的岸邊。

公司財務在企業IPO過程中的工作 在證監會審覈的項目中,合法經營和盈利,是由企業經營部門決定的,但大部分關鍵證據卻是由企業的財務部門提供。如缺乏充分的證據,證監會和投資者就不相信IPO申請企業是合法經營且盈利的。那麼在企業IPO前中後期間,財務工作發揮了怎樣舉足輕重的作用呢?

IPO前期:優化財務數據,引進戰略機構投資者 01

優化企業財務狀況 企業上市前條件包含多項指標,比如公司的年營業額、毛利潤額、淨利潤額、資產狀況、資金狀況以及負債狀況等,這些狀況的真實體現都要由財務整理的數據報告來反映出來。並且整合的數據要有具體證據的支持,而不是做空賬,做假賬,做糊塗賬來“空中樓閣”般地填充數據,切記數據要務必做到真實,這樣才能更好的優化企業財務,確保企業的財務決策與國家政策相吻合。 02

完善公司財務報表 企業的財務報表主要包括審計報告,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會計報表等內容。資產負債表分爲“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這種報表明確了企業的經營方向。損益表,即利潤表。體現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業績及其分配狀況,包括企業銷售收入和成本、經營的費用以及稅收等狀況。現金流量表,即賬務狀況變動表,表示的是一定時期內,企業的現金及等價物的變動情況。

公司上市前的審計報告是整個公司是否具備上市資格的核心,全面反映了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動、整體損益、是否負債等情況,在IPO前期CFO會帶領企業的財務團隊配合會計師理賬、做改制前審計,對相關數據進行準確及時的記錄與反饋。

案例分享 富士康於2018年2月1日向證監會申報IPO材料,但其公司內部年度報表截止期爲2017年12月31日,那意味着,在2018年1月份,富士康公司財務部門要結出上年度的賬,要做出大大小小六十多家境內和境外控股公司的合併報表,要寫出報表附註,並將年度報表數據用於之後的IPO申報審覈。這麼浩大的工作,富士康的財務部門卻在短短一個月內按照IPO標準全部完成,且通過了證監會審覈,就是因爲他們每天都進行準時的數據記錄與收集工作,“即時財務”的工作策略加快富士康成功上市的步伐。 03

引進戰略機構投資者 企業想要上市,就一定要做好上市前三年、上市排隊過程中以及上市後幾年的業績增長準備。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引進一些投資者來共同實現上市目標。針對自身企業比較薄弱的環節,比如資金,業務流量等,CFO就可以帶領財務團隊在IPO前期與銀行、中介以及相關的業務公司進行及時的溝通與合作,以此爲企業在IPO過程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持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

IPO中期:建立與完善企業的財務體系和內控制度 01

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 在IPO中期,財務部門要在CFO的帶領之下完成企業組織的變革及業務轉型,並結合市場需求、經營要求與財務管理工作目標,對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完善,改進內部控制方式,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爲了適應上市公司的組織結構,企業領導層應配合並遵守財務人員的工作,以此來建立穩定的內部行政與財務制度,從而提高企業自身的凝聚力與競爭力。 02

建立良好的財務體系 企業財務體系的建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財務戰略確定、財務部門組建、財務覈算體系搭建、財務管控體系搭建。對於正在進行IPO流程的企業來說,覈算體系與管控體系的搭建至關重要。這樣就可以依據時間節點對員工工作流程,質量以及單據的規範進行嚴密的把控,從而層層把關,不出差錯,讓企業在IPO中期階段平穩的過渡。

案例分享:

強大的財務體系,海底撈高層要求所有員工都看懂並分析財務報表 海底撈的副總裁袁華強就是一個典型的會計人。正是因爲自己是會計人,他更知道財務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求員工們鍛鍊看財務報表的能力,財務報表不止領導層看,不止會計看,而是店長帶着店裏所有人員一起看並且分析。

這樣的財務體系建立,使得企業高層可以時刻關注經營的各個層面,而要求所有員工都參與進來這個環節,則更容易使員工產生企業歸屬感,增加企業內部的凝聚力,這就是海底撈上市成功的一大祕訣。

IPO後期:配合專業機構做上市審計並提供數據信息 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司的財務團隊配合會計師事務所,一起完成和完善三大報表,以及會計賬簿、會計憑證、固定資產的增減及臺賬、債券資料及債務資料、銀行存款對賬單等一系列評估審計工作,助力企業IPO的順利完成。

放眼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將越來越快,體量也將越來越大,這也意味着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邁入IPO梯隊。所以未來的財務需要對自身工作更加的負責,這樣才能更好的助力自身企業完成IPO進程,實現上市的願景。

★ 內容參考自楊樹資本集團、企業上市法商研究院、視野財享薈、探索論壇,財資一家編輯整理。如有錯漏或侵權,敬請與我們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