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請回復,謝謝!”班羣裏又彈出了幾個字。

  往上翻是各種各樣的通知,文末,無不附上那句“收到請回復”。

  剛開學那會兒,班羣裏同學活躍、熱情。到現在他們的逐漸冷漠,連一個“收到”也懶得回覆。

  當過班委的同學應該也會爲此苦惱過:“他們到底是收到了還是沒收到呢?”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私聊每一位同學......

  班委似乎總是擔任着喫力不討好的工作,一直支撐着他們的,或許就是當初站上臺競選時,保留至今的責任心。

  競選的那一刻,是緊張是忐忑

  回想起大一競選班委的心情,許多“老油條”仍然印象深刻。

  “因爲之前沒有擔任過班委,所以會很害怕自己達不到同學們對自己的期待。”

  責任心讓小鐘在競選的那一刻,倍感壓力。我們或許都是“小鐘”吧,肩上揹負着責任,而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是對自己最大的鼓勵。

  “我競選那會兒,很緊張。上臺演講之前,就一直在想:‘我上去說話的時候會不會緊張到口吃,如果沒有被選上會不會很尷尬,當上班長的話到底要怎樣做。’”

  那些曾經讓小鐘想打退堂鼓的問題對於現在連任班長的她來說,多少顯得有些幼稚可笑了。從那時的緊張忐忑到現在處理工作的遊刃有餘,再次站上講臺的那一刻,多的是一份從容不迫的自信。

  退一步是結束, 邁一步是挑戰

  “這個月是工作日嗎?最近有很多事情要做,經常要工作到凌晨。”剛任選團支書一週的小桂說道。

  沒有高中的三點一線,到了大學,更多的是爲了交各種班級資料,開各種會議而忙活。

  而同爲團支書,小李也感同身受,“這個職務比我想象中的要忙啊!最近的通知有點多,而且也挺急的,可能這也是剛開學的原因吧......”

  但相比於輕言放棄,他們更想在忙碌之間鍛鍊自己。就像小桂自己所言:“雖然我這個職務好像比班長還要忙,但是我不會放棄的,因爲我喜歡挑戰啊!”學會分配管理自己的時間是我們的必修課。

  眼前不止有無數條要發的“收到請回復”的通知,還有團建活動

  作爲文體委員的小劉,對她來說,做起來比較喫力的是策劃班級活動。

  “有時候班裏會一起去轟趴,不過同學們也不是很積極參加。很難聚齊人。”就像我們很難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般,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的同學總會有各種理由推脫。

  “開什麼班級聚會呀,這麼忙。”這或許是班委在策劃活動過程裏最害怕卻又是最常聽的一句話。

  “我們會有團日活動、班裏開會。最頭疼的就是集會時人不齊,這樣就很難和來檢查的人交差。還有一次我們和兄弟班聯誼,中途有些同學走了,就是比較難管理。”

  自認爲人緣不錯的小馮,在組織這些班級活動時,也顯得有些無奈。

  “大學是一個比較自由的地方,誰都不想被管......但有時候真的需要同學們的配合......”

  感情是平等的,同時也是需要經營的,班委是班級的感情經營者,他們爲這段感情付出了許多,我們的一句“辛苦了”能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你比別人多出的是一份擔當

  “高中之後就想着不再當班長了,但是前幾天競選的時候考慮到很多班委都是女生,對一個班發展前景似乎不太好。再說我有經驗,所以就上去競選了。”

  對於高中已經當過班長的小江來說,競選班長是出於紳士風度。而責任感和能力兼具的品質又是何其可貴。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

  “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有時候很疲憊,覺得很難堅持下去,但是在完成了一項工作後又會有很大的成就感,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在位期間,我學到了如何當一位組織者和領導者,但是我更多的是學習到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我很享受和班上同學的日常交流。”

  小鐘的經歷與很多班委相似,曾經你所覺得棘手的事情,經過不斷鍛鍊會變得得心應手。

  努力會讓人變得更好。

  希望班委們的努力都能被理解,別讓喫力不討好成爲常態;希望在舉行班級活動時能想到他們只是想着拉近同學們的距離;也希望能有一種幸運叫:我是班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