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王文书作为扶贫下派干部到英武镇龙井村任第一书记。龙井村属于一般贫困村,在龙井村驻村工作期间,他心系百姓,认真履职,真抓实干,帮助龙井村协调资金5万元,解决了村支两委的办公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解决了王家寨35户113人的引水困难和3120米道路问题,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

2017年9月,全县53个深度贫困驻村的第一书记需微调,他主动请缨,要求镇党委把自己调整到深度贫困村——英武镇鲁木村。鲁木村是英武镇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是该镇最边远的村,到2017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658人。

上任伊始,他走村串户调查研究,把了解村情民情作为第一要务。通过短时间的调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一是产业扶贫群众不支持;二是通村公路、组组通、农户串户路等道路、庭院未硬化,三是群众吃水困难。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在信息精准,才能做到精准发力。驻村一星期后,他发现全村贫困人口基础信息错乱较多。他采取5+2,白+黑的工作方式,查出全村正常漏人78人,姓名错误8人,身份证号码错误11人,应从系统删除人员6人,属性、致贫原因、关系、联系电话、性别等共计168条。

王书记把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当得知贫困户杨永明之女儿杨丽,在盘州市第三中学交了1500元的报名费后,被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录取退不了已交的报名费后,他多次往返第三中学帮助协调,最后退回1500元的报名费,同时帮助二女儿杨云凤多方筹集医疗费用7万多元治疗脊椎弯曲,现已痊愈并返校读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脱贫致富的基本要素,也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他带领群众开展组组通建设,串户路建设和庭院硬化。截止2017年12月底完成串户路建设和硬化3845米,硬化庭院11250平方米,新修调节水池3个75立方,维修水管管路2100多米。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脱贫致富的信心不断增强。

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是当前脱贫攻坚的核心工作。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他超前谋划,实施以产业发展抓产业扶贫,调整产业结构,走种养业同时发展的路子。他鼓励群众加入合作社,加入到合作经营的产业集团。截止2018年3月,全村种植刺梨2155.67亩,黄竹草97.3亩,洋芋:260亩,萝卜100亩,受益户328户1148人,人均增收650元。建设占地面积1200平方养牛场一个,覆盖贫困户50户186人,每户年增收600元。

(来源:盘州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