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外科完成了首例單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該手術的順利開展,標誌着我院胸外科微創技術再上一個新臺階。

只需一個“小切口” 解決您的肺結節

家住開封的李阿姨(化名)在當地體檢時發現其雙肺有多髮結節。胸部CT提示,李阿姨左肺下葉上段異常密度影、左肺上葉前段磨玻璃結節,醫生建議李阿姨去省裏的大醫院進一步確診。

經過多方打聽,李阿姨瞭解到我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楊玉倫團隊對早期肺癌的診治,尤其是在肺小結節的診斷及微創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爲了進一步治療,李阿姨來到了我院。

經詳細檢查,楊院長高度懷疑李阿姨左下肺爲惡性結節的可能性及大,楊院長建議其做胸腔鏡手術切除。

經過詳細的術前準備和討論,手術由我院胸外科青年骨幹醫師鄭慧禹主刀進行。鄭大夫採用單孔胸腔鏡技術爲患者實施手術,術中快速病理檢查示爲 浸潤性腺癌(惡性),鄭大夫又給予患者左下肺葉切除並淋巴結清掃術。

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出血很少,術中只在患者胸部開了一個長約3cm的小切口,1小時便完成了手術操作。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短期即可出院。

術後,李阿姨對小編說:“真不敢想象,若不是體檢時發現了這個肺結節,並及時手術,等到有咳嗽、胸痛等明顯不適時再到醫院求診,可能已經到了肺癌的中、晚期。這次手術後,我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傷口很小,恢復也很好,很快就能出院回家了!”

李阿姨的老伴告訴小編:“楊院長和鄭大夫告訴我,我老伴的肺結節是惡性的,其實就是早期肺癌,現在切除就等於根治了,後期也不需要進行放、化療,真是咱們醫院胸外科的大夫救了我老伴一命!非常感謝!”

加強與一流醫院合作,強化單孔胸腔鏡技術

自從我院與上海肺科醫院合作以來,我院胸外科在單孔胸腔鏡技術上有了質的飛躍。

今年7月,我院成爲上海市肺科醫院專科聯盟成員單位。爲了緊跟學科前沿、掌握最新技術,讓更多患者受益,在科室的安排和大力支持下,今年2月份,我院胸外科青年骨幹醫師鄭慧禹前往上海市肺科醫院進修學習。

學習期間,鄭慧禹在我院簽約手術專家、上海肺科醫院趙曉剛教授的指導下刻苦鑽研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業務能力。

今年8月初學成歸來,鄭慧禹便在胸外科開展了單孔胸腔鏡手術,並在臨牀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改進,努力使單孔胸腔鏡手術做的更微創、更完美。

鄭慧禹告訴小編:“在上海肺科醫院的進修學習的半年時間裏,我跟着趙曉剛教授做了近100臺單孔胸腔鏡手術,這些手術不管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很頂尖,經過學習,我對自己主刀做單孔胸腔鏡手術很有信心,不管是對肺部手術解刨、肺部手術的圍手術期管理、還是單孔胸腔鏡手術專業操作,都有了更深的認識,希望下一步我能向更高難度的手術進行挑戰,爲胸外科學科建設和醫院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楊玉倫說:“鄭慧禹大夫非常勤奮、好學,業務能力很強、綜合素質很高,他主刀順利完成了這臺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我比任何人都興奮。這證明我院胸外科的青年醫生單孔胸腔鏡的手術水平達到了河南先進、鄭州領先的水平。

常規的胸腔鏡手術一般需要3個孔來進行,而單孔胸腔鏡手術,只需一個3cm的小孔便能完成解剖、切除等一系列複雜操作,這例手術是我院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的首例,填補了我院的技術空白。下一步,胸外科將繼續分批分期派年輕醫生到上海市肺科醫院進行培訓學習,提升胸外科整體的專業技術水平。”

據悉,我院與上海市肺科醫院的合作,除了胸外科專業以外,還有呼吸科和職業病防治專業。我院將以此爲契機,抓住機遇,倍加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與發展機遇,在上海市肺科醫院的帶動和引領下,加快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全面提升胸肺類疾病整體診治水平,讓更多胸肺類疾病的患者不出河南就能享受到上海市肺科醫院一流高超的技術水平,實現鄭州衛生事業的大發展、新跨越。

什麼是單孔胸腔鏡技術?

微創手術是外科的發展趨勢,隨着手術技術不斷提升,胸外科手術從傳統的長達20-30cm的手術切口,逐漸過渡到三孔胸腔鏡、兩孔胸腔鏡,到如今的單孔胸腔鏡,手術創傷大大減少,卻能達到同樣的手術效果。

“單孔胸腔鏡”學名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是一種能減少傳統手術給胸部疾病患者帶來痛苦的手術方式。這種手術方式能夠讓患者在手術之後3天左右便可出院,且創傷小,出血量極少。它代替了傳統手術鋸開胸骨、鋼絲縫合、創傷大、出血多、患者危險係數增加數倍、易感染。相對來說切口小、美觀、疼痛輕、恢復快,且能解決絕大部分的胸部疾病問題,得到衆多胸外科醫生的追捧和患者的認同。

單孔胸腔鏡技術近年來在國內開始興起,但多數醫院僅應用在相對簡單的胸外科手術中。在單孔全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技術難度大,對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及器械護士均有很高要求。

該手術需要在一個孔內放置多種器械和觀察鏡,並完成手術操作,要求手術醫師對腔鏡下的解剖特點、器官毗鄰、組織特性等要特別的清晰,同時鏡下操作要嫺熟、精細、準確。

單孔胸腔鏡手術的優勢是什麼?

與傳統肺部手術相比,單孔胸腔鏡手術具有切口最少、定位精準、出院更快、預後更佳。

切口最少

只有一個不足3釐米的手術切口,比普通腔鏡手術少2個切口;

定位精準

採用最新三晶片放大成像技術,高清定位安全係數更高;

出院更快

由於傷口小,出血少,術後3天患者很就可以出院;

預後更佳

與其他手術比,單孔微創幾乎不影響免疫功能,利於全面康復。

專家介紹:

楊玉倫

主任醫師 副院長 胸外科主任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預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全程管理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胸部腫瘤微創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微創外科學術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委員

河南省胸外科肺癌協作組委員

河南省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首屆肺結節學組副組長

從事胸外科臨牀工作近30年,對肺癌、食管癌及縱隔腫瘤等胸外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臨牀經驗。擅長電視胸腔鏡手術,採用胸腔鏡手術治療包裹性胸腔積液、膿胸、肺大泡破裂伴氣胸、肺內良性腫瘤、縱隔腫瘤,單操作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等。縱隔鏡行縱隔腫物活檢定性診斷及肺癌分期。近年來,在肺癌早診早治,尤其在肺結節篩查、微小肺癌的影像診斷及應對策略方面有一定研究經驗。

專家介紹

鄭慧禹:胸外科主治醫師。

河南省呼吸與危重症學會肺癌分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食管癌學組委員,中國腫瘤熱療協會委員,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青年委員。

畢業於西南醫科大學,具備紮實的胸外科學的理論知識和臨牀經驗;擅長微創胸腔鏡胸部手術(單孔),具備豐富的臨牀工作經驗,能獨立並熟練完成胸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過程,並對臨牀一些少見病、疑難病有着深刻的診療思路和方法;熟練掌握食管癌、肺癌、縱隔腫瘤等普胸外科常見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方法;能冷靜的處理各種危重症及急症。

肺結節預約諮詢電話:0371—6539000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