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還是給自己買一份保險吧。

  緊急

  昨天,廈門航空MF8411航班(重慶—拉薩)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這架機齡爲7年的波音B737-700客機的一側襟翼突然出現卡阻故障,造成無法減速,也無法上升高度。

  爲確保安全,機組盤旋減重,執行相應處置程序後,飛機於14:53正常落地,比計劃時間晚點73分鐘,所幸人機平安。

  通過當時機上旅客拍攝的一段模糊視頻看到,空姐正在教機上旅客如何安全逃生。乘客說,飛機降落時整個過程像電影情節,降落時速度很快,“就跟過山車一樣,加快版的”。

  襟翼,是飛機在空中減速增升的裝備。此次廈航MF8411航班飛往拉薩途中一邊襟翼卡阻,飛機無法減速,也上升不了高度。

  正常情況下,飛機左右兩邊的襟翼是同時放出,同時收起的,因爲這樣才能使得飛機左右兩側受的力一致。

  根據航旅縱橫顯示,MF8411承運機型爲波音737-75C(WL),機齡爲7.2年。該次飛機近一年來的飛行次數爲1614次,超過70%的中國民航運營客機;飛行時長2840.4小時,超過34%的中國民航運營客機。

  而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海拔約3500米,屬於高高原機場。由於海拔高度高,空氣密度小,飛行難度大。可以看出航班機組通過盤旋,消耗燃油,降低飛機重量,進而達到降低接地速度的目的,最終平安降落。

  安全

  今年以來,國內航司陸續發生了好幾起民航安全事故。

  8月28日,首都航空JD5759航班由北京飛往澳門。着陸時飛機遭遇28節順風,重着陸後彈起,4秒後以俯衝姿態接地。之後,該航班復飛,此時飛機的前輪已經蹲掉,輪胎碎片打壞了一臺發動機,飛機的無線電通訊也中斷了。在這種情況下,機組安全落在深圳寶安機場。

  同月,廈航MF8667在馬尼拉機場降落滑行時,發生了偏出跑道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

  7月10日,國航CA106航班從香港飛往大連,起飛後不久發生了機艙失壓事件,事故原因系飛行員在駕駛艙內吸菸錯將雙組件開關當做再循環風扇開關關閉導致。

  再往前幾個月,川航事件還歷歷在目。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最終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不過,萬幸的是今年國內民航事故還未搭上人命。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實際上,儘管民航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飛機進行研發、維護,但是囿於人類固有的知識和技術侷限性以及突發事件的偶然性,不可能對涉及飛機安全的大大小小環節均面面俱到,不少飛機潛在的缺陷通常都未能在飛行測試期間發現,所以常常是突發情況暴露出某一環節的脆弱性,這在紀錄片系列《空中浩劫》裏有詳盡的分析。

  同樣,每一起安全事故也會反過來促使民航業從中吸取教訓,積極排查,向更安全的方向再次努力。

  這一次襟翼故障事故,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也不知道下一班飛機會不會也潛伏着這樣的隱憂。

  在等待調查結果的同時,還是要問上一句,“爲什麼襟翼會突然故障?”

  ———— END ————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