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法理解的是,CPI持續上漲,而PPI已經是三個月處於0下方,6月爲0,7月爲0.3,8月爲負0.8.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是通脹數據上升,我國PPI出廠價應該也跟着上升纔是,現在好了,CPI在高位保持非常平穩,PPI不斷走低,並不是什麼好事。當然看到這個數據的朋友,多少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可能不太一樣,7月在隔壁餐館喫飯是一個價格,8月份在隔壁參考喫飯還是同一個價格,好像真沒有變化,CPI保持不變也沒什麼不一樣。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8月CPI數據和PPI數據:

2019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其中,城市上漲2.8%,農村上漲3.1%;食品價格上漲10.0%,非食品價格上漲1.1%;消費品價格上漲3.6%,服務價格上漲1.6%。1-8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4%。

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0.8%,環比下降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3%,環比下降0.2%。1—8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2%。

一看這數據,尤其CPI直接想起7月的CPI也是2.8%!好巧啊!好久不見,原來你也在這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持續關注這個CPI數據,不過今年物價一直持續上漲的態勢沒有改變。這個數據總體來說,還是高於預期的,只是有的時候,通脹數據能保持一個月不上漲也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下個月會不會繼續保持這個狀態。

當然看到這個數據的朋友,多少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可能不太一樣,7月在隔壁餐館喫飯是一個價格,8月份在隔壁參考喫飯還是同一個價格,好像真沒有變化,CPI保持不變也沒什麼不一樣。可是你去菜市場的體會就不一樣了,昨天和今天的就會不同,你的討價還價,每一次可能會有很大的感觸。所以呢,想真正體驗CPI波動的朋友,要常去菜市場轉轉,去超市也可以。餐館一般來說,不漲價,可以減料,就像筆者隔壁有個沙縣小喫,就覺得菜和飯的量都少了那麼一點,根本看不出來,就像看CPI一樣,你也沒發現有什麼差別,但是總覺得沒有以前喫得飽,這就是變相的通脹,實際是很難統計出來的,這叫商家減量不減價。

就像方便麪,現在不僅價格上漲,量還越來越少,你是感覺不到的。不過說到這個方便麪就不得不說說,我們的工業PPI出廠價了,這個數據很多人也不怎麼關心,但是這裏卻透露着一個我國工業產出量價萎縮的可能性大增。

沒法理解的是,CPI持續上漲,而PPI已經是三個月處於0下方,6月爲0,7月爲0.3,8月爲負0.8.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是通脹數據上升,我國PPI出廠價應該也跟着上升纔是,現在好了,CPI在高位保持非常平穩,PPI不斷走低,並不是什麼好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是生產成本高企,CPI通脹就自然傳導上去,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CPI構成來說,工業品的消費並不景氣,人們只能在增加食品娛樂服務,而不願意消費工業品,甚至工業品價格還出現下降,這種情況看起來也不是這樣。那這個中間的差價到底被誰喫了呢?如果工業品價格保持上升,但是工業企業賺得就越少,這樣從某種程度側面反映我國工業量價萎縮壓力的現實狀態,又或是數據本身有瑕疵,再或是誰賺錢了中間利潤。

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