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網 1 直播 1 百姓留言 1 APP

  滇緬公路是雲南的、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滇緬公路於1938年8月31日通車,至今已經整整80年。築這條路的有些人永遠長眠在路上,有些人至今也與世長辭,健在的已是耄耋之年。它的許多路段也歷經數次改造,很多地方原貌永遠無法再現。但,最重要的是,這段歷史不應該被遺忘。

  尋找滇緬公路築路人,我們一直在路上。記者近日採訪了現年90歲的築路男工黃金幫老人。

  

  ▲視頻時長5分13秒,建議在有WiFi的環境下觀看

  黃金幫老人的家在雲南省德宏州芒市江東鄉芒龍村,去年跟隨兒子搭上政府異地搬遷的“專列”來到了芒市軒崗鄉。見到黃金幫時,老人家精神矍鑠、聲音洪亮。

  黃金幫出生於1928年,據老人家回憶,他參加築路時是在1938年春節前,當時只有10歲,他幫着用簸箕抬運砂石。“我母親早年去世,父親要留在家照顧生計。”黃老說,作爲長子的他,不得不去參加築路。

  “從江東走到南天門,用了一天的時間,走的是山路,”黃老回憶,當時他們有10人左右同行,他是年紀最小的一個,路途遙遠,儘管很累也要堅持走下去。

  “我當時年紀尚小,一起勞作的人都很照顧我,讓我每次少運點。”據黃金幫老人介紹,當年築路常常會遇到塌方,十分危險。曾親眼目睹有人在挖路時,被坍塌的石頭砸中,所幸只是腳受傷。黃金幫老人說,儘管知道築路危險,沒有人心生放棄的念頭,他在工地上一呆就是45天。

  記者與黃金幫老人及其家人合影

  談及築路歷程,黃老至今記憶猶新,“我們自帶乾糧和工具,長途跋涉到南天門工地,年紀稍長的用大錘、火藥、十字鎬開山鑿石,像我一樣年紀小的就搬運土方。”黃老說話時,時不時拔高嗓門。據他回憶,放眼望去,幾百人埋頭一米一米地往前挖。他們風餐露宿,冒着酷暑和瘟疫,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開始了一天又一天的築路工作,有的人患重感冒,因沒有藥物治療,永遠的留在了工地上。

  “我現在兒孫滿堂,兒女孝順,得空抽一支菸,與鄰舍聊聊天,日子就這麼過了。”黃金幫老人的晚年幸福而平靜。

  “看着老父親每天都是樂呵呵的,心裏別提有多欣慰。”他二兒子說,黃老精神很好,還像年輕時候一樣善於言談,如若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老少,都能聊個不停。

  像黃金幫老人一樣默默無聞的歷史書寫者,他們的身影在時間的長河與歷史的煙雲中漸行漸遠,他們的身後,滇緬公路宛如一座深深鐫刻在高山大地上的英雄紀念碑,銘記着修路者不朽的功勳。

  儘管80年過去了,滇緬公路始終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這是一條兼具運輸價值、精神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偉大公路,是雲南的、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相關閱讀

  「尋找英雄」德宏94歲滇緬公路築路人帶你重憶崢嶸歲月

  「尋找英雄」探訪德宏97歲滇緬公路築路人(附視頻)

  「尋找英雄」探訪芒市百歲築路人,讓人淚目!

  德宏網 葉靜雪、包俊峯

  △ 掃碼關注“掌上德宏”

  編輯 丨何真玉

  審覈 丨李武周 葉靜雪

  德宏網 1 直播 1 百姓留言 1 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