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馬海燕)今年9月10日是中國第35個教師節。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83萬人。這個龐大的職業羣體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從大中小學到幼兒園,從職業教育到特殊教育,這些教師散佈在中國各個角落各個教育階段,他們的發展也關係着教育的公平與均衡。

資料圖:鄉村教師與學生在一起玩遊戲。中新社發胡攀學攝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撰文表示,普通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從1985年的60.6%提升到2018年的99.97%,普通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從1985年的25.1%提升到2018年的99.86%,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從1985年的39.6%提升到2018年的98.41%,有效滿足了各級各類學校的師資需求和辦學需要。

25年前一部講述民辦教師奉獻精神的電影《鳳凰琴》因爲真實感人打動了無數中國觀衆。如今隨着民辦教師轉正、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特崗計劃”“公費師範生計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電影中的大部分場景已經成爲歷史,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在不斷改善,城鄉教師工資待遇差距在逐步縮小。

2012年以來,“國培計劃”培訓各級各類教師超過1400萬人次;中西部省份共招聘51萬名特崗教師,優化了鄉村教師隊伍結構。

中央財政對實施義務教育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地方給予獎補,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實現全覆蓋,每年惠及約127萬鄉村教師。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提高至西部地區年人均3.82萬元(人民幣,下同),中部地區年人均3.52萬元。教師工資待遇增長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連續7年保持在4%以上。教師工資福利支出佔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已連續多年超過50%。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羣表示,教師工資由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後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

2010年起,中國每年推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每五年推選“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這些典型覆蓋大中小學等各個階段,在1600多萬教師羣體中雖然不算多數,但背後的導向意義深遠。

誠然,1600多萬的職業羣體難免有害羣之馬,爲人師表者一旦出現劣跡往往引發社會震怒。針對教師隊伍中的師德師風問題,近幾年《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大中小幼教師職業行爲十項準則等相繼出臺,師德師風建設進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

教師承擔着春風化雨的使命,每個人一生都會接觸很多位教師。從源頭上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讓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仍是中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道路上的重要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