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觉得刮痧很痛是因为施术者的技术没有到位,通常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方法是能够有效减轻刮拭过程中的疼痛,并且还能增加舒适感明显提高刮痧的疗效并确保刮痧的安全性。

在刮痧之前一定要掌握刮痧的四要素否则为顾客刮痧过程中必定出现强烈疼痛感,给顾客造成不适感受对于顾客体验来说是相当差的。

要素一:刮拭角度

一般刮痧板与刮痧方向皮肤之间的夹角应该小于45度,需要重视的是在顾客疼痛敏感的部位角度最好小于15度。

要素二:按压力

刮痧不能够只在皮肤表面进行摩擦操作,首先这样的刮痧方式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还会造成皮肤表皮不同程度的水肿。

因此刮痧始终要有向肌肤深部的按压力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要根据压力的大小分为青刮与重刮。轻刮法的按压力会渗透至肌肉之上多用于保健,重刮法要始终保持向肌肤深部的按压力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当以重刮法将刮拭的作用力传导至深层组织之后,对于诊断和治疗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不过需要了解的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体质、病症、骨骼凸起、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大血管所在处常用轻刮法。

要素三:刮拭速度

刮拭的时候一定要匀速且用力也要均匀,因为刮拭速度过快或者用力不均都会导致痛感加重。通常根据刮拭的速度也分为快刮与慢刮。一般来讲快刮与轻刮相结合也是属于保健手法,而且适用于年轻较大、体虚者、体寒者的治疗。而重刮与慢刮相结合则是多适用于诊断和治疗中。

所以刮痧诊断时可以用慢刮法比如一呼一吸刮拭2-3下。

要素四:刮拭长度

一般以穴位为中心且以大于穴区范围为原则(总长度约8-15厘米),但是对于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的话可以采取分段刮拭。

而对于手足头部较小的一些全息穴区刮拭长度也就较短,在诊断过程中甚至采用一毫米一毫米的分段刮拭方法。

进行刮痧之前必须知道的四个要素就是上诉所有,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刮痧要素后在日常操作中可以多的注意融会贯通,让顾客体验到最舒适的刮痧最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