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商业在线》也曾刊文称,由于包括东盟在内的RCEP谈判国提议对90%的贸易商品项目实行“零关税”,印度方面对是否答应有些犹豫不决,该国担心来自中国的商品可能“淹没其市场”,进而对印国内企业造成打击。苏杰生9日在谈到RCEP下一轮会谈时表示,“并不清楚最近一轮谈判的具体内容”,同时强调印度是否同意加入RCEP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享受公平的贸易,而非屈从于任何“政治性安排”。

在中美贸易战仍在继续的背景下,中国希望尽快完成RCEP谈判,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印度方面依然犹豫不决。

印度担心本国企业遭受冲击

印度担心本国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9月9日报道,正在新加坡访问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当天高调批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片面贸易政策”,直言其对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前景表示担忧。

报道称,苏杰生是在出席印度媒体举办的地区领导人峰会小组讨论时做出上述表态的。苏杰生说:“印度仍然对来自中国方面的不公平市场准入和保护主义政策倾向表示怀疑”,“这些政策造成两国间的巨大贸易逆差”。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2019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为536亿美元。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苏杰生此前在新加坡出席本次峰会的另一场活动时还谈及当前印中关系。他认为,回答“中国对印度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恐怕英语中没有一个单词能够形容这种复杂性”。

中国方面正在力推达成RCEP谈判

在谈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磋商进展缓慢的原因时,苏杰生直接点名中国,声称“印度最担心的是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影响印度在RCEP中的利益”,“因为印中间还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苏杰生9日在谈到RCEP下一轮会谈时表示,“并不清楚最近一轮谈判的具体内容”,同时强调印度是否同意加入RCEP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享受公平的贸易,而非屈从于任何“政治性安排”。苏杰生说,尽管RCEP具有战略意义,但其落脚点必须是“从经贸视角出发”。

与苏杰生分在同一讨论小组的新加坡外长维文,则敦促印度重新考虑其对RCEP的立场,认为中印“应该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

RCEP谈判于2012年由东盟发起,成员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RCEP16个谈判方总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约三分之一,贸易额占全球贸易近三成。在中美贸易战恶化的背景下,中国力推尽快达成RCEP,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RCEP曼谷会议强调要在年内完成谈判

RCEP第7次部长级会议刚刚于9月8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结束,东盟10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6国代表出席。会议强调要按既定目标在年内结束RCEP谈判。会后发表的《联合新闻声明》呼吁各方着眼长远,努力达成RCEP协议。在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完成RCEP谈判的紧迫性增大。

但是印度对RCEP态度并不积极。此前,印度商工部长戈雅尔曾多次召集相关行业代表,就加入RCEP后对本国纺织、钢铁等行业的冲击情况进行过专题调研,与会代表坦言,“一旦加入RCEP可能会对印度本土产业造成毁灭性冲击”,导致印度对RCEP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

《印度商业在线》也曾刊文称,由于包括东盟在内的RCEP谈判国提议对90%的贸易商品项目实行“零关税”,印度方面对是否答应有些犹豫不决,该国担心来自中国的商品可能“淹没其市场”,进而对印国内企业造成打击。

印度方面对RCEP犹豫不决

中国改变策略

在印度迟迟不愿加入的背景下,中国也似乎改变了策略,可能在“东盟+3(中日韩)”框架下推动自贸谈判的计划。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曾表示,中国的确有内在动力推动“10+3”框架下的自贸协议,因为中国期待推进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面临较多地缘性困难,有东盟作为缓冲,协议的达成和实施都会更为容易。“但中国的目的只是希望推动不同层级的自贸协议谈判,印度所谓‘施压’‘排挤’的想法实在没有什么道理。”

周方银表示,事实上,当初也是先有的“东盟+3”自贸谈判,后来才加入澳、新、印三国拓展成了“10+6”框架。

“RCEP其实早该达成了,但印度一直在拖后腿,导致协议迟迟没有达成。难道印度永远不推动,其他国家间就不能有自贸协议了吗?”周方银表示,印度担忧澳新两国会向印度施压正说明RCEP成员中普遍对印度的不满,“不可能让所有国家只等印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