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创造了无数暴富神话。

近十年间,在财经专家的鄙视中,在主流人群的眼皮底下不知不觉爆发了。人们在吃惊至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迅速崛起速度 ,却很少有人思考着背后的原因。

区块链发展的两条经典路径

圈内的专家开始仔细分析比特币设计的精妙之处,他们认为比特币之所以崛起,有两条路径不能忽视:

一条是激励路径,通过比特币激励矿工的模式,通过分享成果,搭建起庞大的基础设施体系,是生产关系上的进步;另一条是技术路径,通过分布式账本和复杂的算法,比特币借助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了虚拟货币具有实体贵金属的稀缺性特点。

如果说分布式账本是比特币大厦的图纸,那么,矿工模式无疑是组织建造大厦的组织体系。前者是加密货币的生产力核心,后者是加密货币的生产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这在后来无数雄起的项目中,一次次被验证。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以太坊和EOS。

以太坊将加密货币的功能向前迈进了一步,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以供用户来构建任何可以精确定义的智能合约或交易类型,这无疑大大拓展了加密货币的使用场景,激励机制再次调动人们积极性;基于以太坊的各个模块,彼此可以相互组合,实现更加强悍的功能,以太坊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生态系统雏形。

EOS更像是Windows平台,通过创建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行,为开发dAPP提供底层的模板。让每个开发者都能开发属于自己的应用,一方面把加密货币的激励机制进行无限次的复制;更为开放的系统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加密货币的应用场景。

监管对于两条路径的两种态度

区块链,无论是币圈还是链圈,都已经形成共识:在区块链各种场景中,取代金融、股票、保险系统,是加密货币最大想象空间的使用场景,但同时证券性质的区块链项目也是全球各国的禁区。

在美国,比特币的贵金属期货属性已经被官方认可,但带有证券性质的区块链项目,依旧是雷区;新加坡以及其他几个对加密货币相对开放的国家,证券类型的项目同样禁止落地,甚至根本就不允许注册公司。

中国虽然在2017年发布了苛刻的94新政,将ICO认定为非法融资,要求坚决取缔,但另一方面,对于区块链态度却非常温和,各地政府甚至包括CCTV和人民网在内的央媒,对于区块链持欢迎的态度。

5月下旬,央视财经频道曾连续三天推出专题报道,三问区块链,直击代币市场的空气币、名人代言和交易市场乱象,但同时对于区块链技术却是鼓励态度。

央视甚至把迅雷链克的封闭式激励,和仲裁委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仲裁效率,缩短仲裁周期的方案,作为无币区块链的典型案例。两个无币区块链典型案例,也从侧面印证了区块链与虚拟货币并非无法分割,管理部门对于虚拟货币的严厉制度,与国家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鼓励,并不矛盾。

中国的监管层对于通证激励,和区块链技术的双重态度,至少证明了一点——他们不是门外汉。

走在十字路口的Fcoin

比特币最近行情一路下行,价格已经从最高时的2万美元,跌掉了70%。长期忽悠韭菜们购买比特币的币圈大佬宝二爷,也将注意力转向交易所。圈内人发现,最近他开始频频为Fcoin站台。

宝二爷微博上透露,他本来打算潜伏在Fcoin群里,原计划是如果点子好,就自己做一个。到后来,他发现还不如直接投Fcoin省事儿。于是他成了狂热的Fcoin大军的一员。

FCoin的创立者张健是币圈的老人。2013年接触比特币,后加入火币网任CTO,著有多本区块链书籍,是众多后来加入币圈的启蒙者。

张健创办的Fcoin在5月底面市,上线仅十几天,交易额就超过了交易所第二名到第七名的交易量总和,彻底撼动了传统交易所列强林立的旧格局,成为了2018年区块链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

"交易即挖矿",说的直白些,就是把比特币的挖矿激励机制用在了交易所上。

这种模式就好比,你在淘宝和京东购物,然后就能拿到阿里和京东的股票;你去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然后你就成了交易所的股东;你天天使用微信支付,然后腾讯就给你发股票。如此天下掉馅饼的好事,自然刺激了玩币一族的追捧。

“交易即挖矿”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平台币的个人交易手续费返还机制,FCoin的“交易即挖矿”仿照比特币挖矿的分配规则,拿出51%比例的平台币FT作为挖矿奖池,通过“挖矿(在FCoin上交易)”逐渐解锁FT,一旦51%的FT全部回馈完成,“挖矿”即自动终止。

具体执行上,FCoin交易即挖矿每天(GMT+8)0点开始,每小时都会将用户所产生交易手续费,100%折算成FT进行累积,折算价格按该小时FT的均价计算(均价计算方式为总成交金额/总成交量)。

"交易即挖矿"的风险

FCoin完全放弃了手续费收益,将其返还给挖矿用户。这一玩法对交易用户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使得FCoin在短期内的交易量突飞猛涨,实现了弯道超车。OKEx、币安两大交易所随后纷纷跟进,推出类似的“交易即挖矿”玩法。

一边是友商快速跟进和模仿,另一边对FCoin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币安的赵长鹏直言,“FCoin不但是变相ICO,而且是高价ICO”,更是提醒FConi的用户:“你关心分红,交易所在关心你的本金”。此外,刷单,庞氏骗局,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的,拉盘嫌疑,和资金盘等诸多质疑,让FCoin成为口水的中心。

交易即挖矿到底有哪些风险?其实模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具体操作的人。

如果参与交易挖矿的人,是真实的用户;发生的交易,是真实的交易。那么,“交易即挖矿”不只是将比特币激励机制用于交易所的成功案例,还将免费模式用在了区块链领域,通过零交易费激活市场的经典案例。免费模式是互联网的经典模式,成功案例屡见不鲜,FCoin则成为免费模式有一个践行者,这次在区块链领域,数字货币的交易所实现了完美的弯道超车。

但如果参与交易挖矿的交易量有大量的机器单,和机器人参与,交易即挖矿则有助纣为虐的嫌疑。机器人参与形成的机器单,FT币还在交易所手里;机器人把价格炒高,和不规范的交易所拉盘,并没有本质不同,只是更变本加厉而已。

交易即挖矿,与比特币的挖矿机制名字类似,但机制并不完全相同。

比特币的生产过程,是以真实的能源消费为代价,这也造就了虚拟贵金属的属性;但交易挖矿的交易成本只是电信号,几乎是零成本,可以无限复制,更可以通过造假,虚增交易数据。

【结语】

比特币诞生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法币滥发导致的通货膨胀;但交易即挖矿,则把加密货币系统又变成了滥发货币的游戏。没有监督和控制的“交易即挖矿”,可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新的规则将导致交易币泡沫迅速膨胀,甚至在短时间内吹破;加密货币的发展将偏离正确的轨道,越走越远,甚至给区块链行业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果任由其发展,币圈和链圈将会重蹈08年金融衍生品泛滥所导致的虚拟世界的金融危机。

(雄心财经——聚焦区块链、数字货币、科技股投资、上市公司点评、跨境资产配置等新财经趋势。每日一篇深度原创,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解读财经大事件。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努力让您成为理财的明白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