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27日從央視《朗讀者》節目組獲悉,人民文學出版社以《朗讀者》爲基礎編纂的同名圖書已與俄羅斯、德國、印度等6個國家出版社簽訂了8個語種的版權合作協議。未來一年,將有8個語種的《朗讀者》同名書籍傳播海外。

該節目總導演兼製片人董卿說,文化、語言、膚色雖不同,但我們心靈相通,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相同。這次,海外版第一輯在94篇朗讀文本中精選了14位現當代作家的經典篇章,從老舍到賈平凹,從麥家到阿來,相信一定能以書爲媒,將中國文化、文學之美與世界分享。

《朗讀者》主創與德國、黎巴嫩、吉爾吉斯斯坦等《朗讀者》圖書走出去國家的駐華使節合影。 主辦方供圖 攝

《朗讀者》第二季於今年8月4日收官,不僅在豆瓣上超越第一季獲得9.2分的高分,兩季節目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播放量超過10億次。伴隨節目播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助朗讀亭走進上海、廣州、北京、杭州等15個城市。在600天裏,近5萬人次走進朗讀亭,留下了4000小時的朗讀素材。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慎海雄表示,打造精品力作,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的重要使命。《朗讀者》啓示電視文藝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勇於堅守,善於創新,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功,用誠意和創意打動人心,就一定能夠做出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好作品,一定能夠跨越從“高原”到“高峯”這個坎。

《朗讀者》第一季的圖書銷售冊數已突破160萬冊。孔子學院總部高級顧問、德國著名漢學家阿克曼說:“因一臺電視節目形成的圖書成爲優秀中國文學文學傳播的巨大平臺,這樣的現象令人驚喜。”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藝頻道總監郎昆認爲,如果說第一季的《朗讀者》立志做文化的傳播者,帶領觀衆親近文學之美;第二季則更像是耕耘者本身,不斷爲中國文化綜藝拓寬外延、深化內涵。(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