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早在1959年,李玶就參與了長江三峽水電工程的選址工作,負責地震地質工作,提出穩定斷塊周邊活動斷裂帶與強震成因聯繫的認識,爲三峽大壩選址和地震安全性論證提供了科學支撐。據中國地震局網站消息,我國著名工程地震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大亞灣核電站技術顧問、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地震地質論證組副組長、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顧問李玶先生,因病於9月10日19時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原標題:地震學家李玶院士逝世,曾負責三峽工程地質工作)

早在1959年,李玶就參與了長江三峽水電工程的選址工作,負責地震地質工作。

據中國地震局網站消息,我國著名工程地震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大亞灣核電站技術顧問、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地震地質論證組副組長、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顧問李玶先生,因病於9月10日19時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李玶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從事地震構造研究的地質學家之一,在工程水文地質學、軍事工程地質學、工程地震學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1999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玶1924年3月20日生於湖北大悟,他1943年考入原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地質系,1947年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新中國成立後,他從事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方面的工作,1950年參與創辦了南京大學工程水文地質專業。1954年調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並從事沿海地下軍事工程選址。1959年以來,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從事大地構造、地殼穩定性和工程地震研究。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早在1959年,李玶就參與了長江三峽水電工程的選址工作,負責地震地質工作,提出穩定斷塊周邊活動斷裂帶與強震成因聯繫的認識,爲三峽大壩選址和地震安全性論證提供了科學支撐。

據媒體報道,1959年,當時李玶剛到地質研究所工作,上級令他帶隊研究“長江三峽地區的地殼穩定性和地震危險性”。當時的國際背景是,美國的羅斯福上任後實行了田納西州水利計劃,刺激了美國的經濟發展。當長江三峽開發計劃啓動時,李玶克服困難,出任地質所701勘察隊隊長。

李玶帶隊考察時,時逢三年自然災害,全隊的同志都浮腫了,多以菜渣、紅苕等充飢。在困難情況下,李玶請求上級調來中科院唯一一架蘇制直升機做空中目測勘察,取得了顯著成果。

通過考察,他判斷三峽大壩所在的斷塊內部不存在發生強震的地質結構條件,故建設三峽大壩是非常安全的。李玶的勘察結果,當時得到了蘇聯專家的認可。

此外,李玶還參與了大亞灣核電站的選址工作。

在主持大亞灣核電站選址工作中,李玶對斷層活動性鑑定方法、能動斷層識別標誌的系統性研究,推動了工程地震學和活動構造學的發展。在主持的二灘水電站、丹江口水電站、雲南陽宗海火電廠等國家重大工程場址危險性評價工作中,創造性提出“強震發生斷層”的概念。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直至近年來,李玶依然在爲中國的地震預防研究工作作出努力。

2008年汶川5.12地震發生後,當年8月,中國地震局召開會議,部署汶川地震科學總結與反思工作,李玶出任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

2011年,北京市海淀區發生1.8級地震,儘管地震專家出面釋疑,仍引發了網民熱議。

此後媒體報道,李玶在一次防災減災論壇上,宣讀了《首都圈抗震減災方略》一文。他說:“地震雖然可怕,卻並非無跡可尋。我主張把‘首都圈’區域內的強震發生斷層一條一條找出來,確定其分佈範圍,在今後規劃建設居民區、公共建築及重要工程時,儘量避開斷層。”

他對當時的採用的概率法提出質疑,並建議使用“地磁預測法”,認爲應開展首都圈臨震預警系統的研發,通過地磁預警裝置的聯網監測,對6級以上地震,在強震前幾小時至數分鐘內提出預警,可以極大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

邢海波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邢海波_NBJS88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