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由百盈文化團隊撰寫原創文章,謝絕一切抄襲!本文會全網推送,團隊與各大平臺簽訂維權函,一經發現抄襲,必將進行維權,對搬運或者抄襲者造成損失,還望諒解!

衆所周知,一提起印度軍事工業,除了研製時間40年的阿瓊坦克外,人們馬上會想到從1983年研製至今LCA““光輝”輕型攻擊戰機。LCA正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的成果,HAL努力實現產品的本土化,致力研發,哪怕消耗數倍的費用也在所不惜。據悉,當印度空軍下定決心購買83架LCA MK1A型戰機,HAL就開出6750萬美元每架的天價。

要知道俄羅斯原裝進口的蘇-30MKI重型戰鬥機僅4800萬美元,姑且不論LCA與蘇-30MKI的技術差距,LCA是輕型攻擊戰機,空重僅6.5噸;而作爲重型戰鬥機的蘇-30MKI空重18噸,LCA戰機每斤的造價幾乎是蘇-30MKI的4倍。

從印度獨立以來,印度就利用其在國際關係中的特殊地位,通過裝備購買和技術引進,在很多技術領域都曾處於國際頂尖水平,而且憑藉購入新技術裝備,也實現了印度洋稱霸的目標。

但是長期忽視基礎研究,缺乏建設規劃,沒有體系化工業基礎的後果就是印度軍工製造方面的停滯。而爲保持軍隊裝備水平,近年來印度不得不拋出一個個大額訂單,爲建設現代化軍工製造而付出的努力也可見一斑。

有人說HAL就是印俄關係的粘合劑,依據就是HAL組裝的蘇-30比原裝的還貴,竟然高達6050萬美元。但是這些人都忽視了技術引進,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等各方面的投入。也許印度是花了冤枉錢,是走了不少彎道,但是這絕不是人傻錢多。雖然擁有大國自信的印度正在蹣跚前行,但是不應輕視這樣的印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