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病在深秋季节复发,饮食没有胃口,聪明的丫鬟紫鹃就让厨房里为她做了火腿白菜汤和糯米粥,北方称糯米为江米,熬粥适宜病人,黛玉就吃了半碗,汤是喝不下的了。

糯米在北方并不受人青睐,一般用来做粽子和甑糕,一到端午节,超市里的糯米销量就开始大幅度上升。甑糕在陕西拥有众多粉丝,糯米饭加入红枣,蒸得软烂,香甜可口,早上吃上一碗,大冬天也可以全身发热。而在文艺作品里这些美食却是要命的东西,曾平亚长年有病,端午节吃多了粽子,病发身亡。吴聘不过吃了一碗甑糕,就英年早逝,成全了周莹大秦义商安吴寡妇的美名。

西门庆家里的门客仆人,在元宵节都沾了大佬的光,一边在楼上看灯一边大吃:一大碗八宝攒汤,三个大包子,还零四个桃花烧麦。山东的烧麦包得如此小巧精致,像盛开的桃花,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馅料。糯米泡软,加上肉丁,羼入猪油,包进面皮儿里成为烧麦,蒸制出来,猪油渗进糯米中,软烂的糯米便有了令人难以拒绝的香味。肉粽子也是同理,但一定要趁热吃。

糯米在南方人的餐桌上,可就是变化无穷了。从上海到武汉,每天一早挤地铁的人手里多半拿着一根粢饭团在啃,一定要在登上地铁之前吃完。粢饭团说来也简单,把糯米饭压成像一张饼一样扁平,里面卷上一根油条,一般都吃得急,外糯内脆甜咸交加的口味使它成为大众热爱的早餐。粢饭团有如北方的煎饼果子,里面也要加些辅料,肉松、火腿肠都见怪不怪,上海人就讲规矩,加了任何辅料的粢饭团,都是邪魔外道。

武汉最引以为傲的街头美食,要算豆皮了。豆腐皮煎成酥脆,里面卷着糯米饭,糯米饭里夹杂着各种馅料,豌豆、榨菜、肉丁、虾仁、蟹黄等等,无所不有,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豆皮外酥里软,咬上一口就可以看到黄白相映的样子,可称金玉良缘。

糯米鸡又是一道令人爱不释手的佳肴。糯米蒸熟后极其吸味,裹在鸡块、排骨上,上笼一蒸,糯米吸收了肉类的鲜味,自然也有了更丰富的味道。湖北的珍珠丸子也是同理,猪肉打成肉末,加入芡粉搓成一个个小丸子,滚上泡过的糯米,上笼一蒸,可做饭可当菜。糯米碾成粉,就有了极好的黏性,南北都用糯米粉来做汤圆,汤圆里可以包进各种不同的馅料,荤素随意。不管豆沙枣泥黑芝麻,还是猪牛羊肉香肠火腿,糯米都做得到兼容并包。用糯米打成的年糕,最适宜炸着吃。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甜酒酿,用糯米蒸熟,加入酒曲,闷上一阵子就成了。现在正是桂花收获的季节,做一碗甜酒酿糯米小圆子,洒上桂花,在节日的大鱼大肉狂轰滥炸之后,可以让身心得到愉悦的放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