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产业扶贫典型范例之

四川苍溪:从红心猕猴桃到红票票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农业人口64万,是国家级贫困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8年,苍溪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下降至39个,贫困发生率降至1.1%,贫困户产业与就业收入6360元。

“三园联动”建特色扶贫园区

县建现代农业产业园。苍溪县已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其中连片发展苍溪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主导产业28.5万亩,产业园内贫困户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10700元。

村建特色产业示范园。苍溪县在产业园覆盖不到的村,建成“一村一品”示范园447个,带动带动贫困户人均实现增收4100元。

户建自强脱贫增收园。苍溪县累计建成自强脱贫增收园(自强农场)1.56万个,户人均产业实现收入5600元。

“三链联做”提高产业效益

做长种养循环产业链:苍溪县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等长线产业和在水果基地下套种蔬菜、中药材等见效快的短期产业,配套养殖生猪、肉牛羊、小家禽,建成“果+菜+药”立体种植、“果+养+沼气”种养循环特色产业基地19.5万亩,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实现稳定收入4800元。

做长加工转化增值链: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化和扶贫车间,年加工农产品与扶贫产品23万吨。

做长农旅融合增收链:苍溪县建成农旅融合A级以上景区10个,2018年全县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产值达14.7亿元,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00元。

“品牌营销”助农增收

擦亮产业“金字招牌”:苍溪县大力实施红心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相结合的“母子”品牌战略,成功注册“红阳”猕猴桃系列商标36个,被誉为“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品牌价值达63亿元,荣登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

强化产销精准对接:连续举办4届猕猴桃采摘节和15届梨花节,在全国开设特色农产品直销店,在电商平台开设扶贫产品销售专区和各类网店,带动30余个贫困村、1000余户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县级冷链物流中心4个,红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产地预冷率达90%,错峰销售率达75 %。苍溪县开通乡镇物流配送专线6条,乡(镇)、村物流快递覆盖率分别达100%和67%。

“三方扶持”精准脱贫

加大政策扶持,提升主体带贫能力。先后出台资金、土地、人才、税收等各类扶持政策。

创新带贫方式,强化农户发展服务。实施项目扶持与带贫新型主体带贫数量、带贫效果“双挂钩”,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带贫“五统”服务模式,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深化利益联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过保土地租金、保贫困农户就业、保农产品订单收购和保生产发展风险;生产管理承包超产分红、订单收购返利分红、果品存储增值分红和集体资产收益分红的创新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来源:中国农村网

编辑:朱梓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