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之後無別山”, 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勝古蹟而傳譽古今。

琅琊山享有“蓬萊之後無別山”、“皖東明珠”之美譽。

位於安徽滁州市城西,滁州吳風楚韻,氣貫淮揚,接壤金陵西北,爲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形兼吳楚、氣越淮揚”、“儒風之盛、夙貫淮東”之譽。

早在先秦時期爲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區),三國設鎮,南朝建州,隋朝始稱滁州,因滁河(塗水)貫通境內,又“塗”通“滁”,故名爲“滁州”。

琅琊山古稱摩陀嶺,因東晉元帝司馬睿在位前初封琅琊王,坐鎮建康(今南京),他曾避難於此山而得名。改稱“琅琊山”。

琅琊山風景區,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區,面積115 平方公里。主要山峯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琅琊山等。

有始建於唐代的琅琊寺,有卜家墩古遺址留下的大量古蹟和文物,還有著名碑刻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處。唐宋著名文人雅士如韋應物、歐陽修、曾鞏、蘇軾、宋濂等趨之若鶩,均以詩文紀其勝。

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勝古蹟而傳譽古今。

醉翁亭爲中國四大名亭之首。始建於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並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 "滁之山水得歐公之文而愈光"。膾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家戶喻曉。

景區內亭、臺、軒風格各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人稱"醉翁九景",其中歐陽修手植梅爲全國四大梅壽星之一,歐陽修手書《醉翁亭記》碑堪稱稀世至寶。

琅琊寺建於唐代大曆元年(公元771年),唐代宗賜名“寶應寺”,宋代易名“開化禪寺”。後因山名相沿,習稱“琅琊寺”。

琅琊寺依山而建,山中茂林修竹遍佈,林壑幽深,景色宜人。山中還隱映着唐代古剎琅琊寺和宋代建築醉亭,集宗教、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於一體。

琅琊寺廟門、院牆及寺外各建築採用紅牆、拱門,有北方皇家陵園建築風格。但寺內的明月觀、山門、藏經樓等建築則採用粉牆、細木柱、鵝頸椅、漏窗、小青瓦屋等江南古典園林建築處理手法,十分獨特。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