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紀80年代,郭孔豐訪華時發現,中國糧油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於是他便成立了南海石油公司,並正式開始生產金龍魚食用油。經過20多年的發展,金龍魚逐漸佔據了中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成爲中國糧油市場第一品牌。

文:陳陳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滿足老百姓一日三餐調味之餘,油鹽醬醋也逐漸走出廚房角落,登上資本舞臺。隨着中國經濟的騰飛,糧油業成爲大生意。中國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對高品質米麪油、肉及蛋白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後,A股即將迎來糧油巨頭金龍魚,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說到豆油,大家腦海裏出現的畫面大概會是魯花、九三、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在龐大的食用油市場中,金龍魚品牌可是其中佼佼者。

早在1991年,金龍魚就誕生了。經過20多年的發展,金龍魚食用油已成爲千家萬戶的必備產品。有意思的是,老百姓家喻戶曉的金龍魚並不是中國本土產物,品牌運營方益海嘉裏由豐益國際間接控股,控股比例高達99.99%。

益海嘉裏集團是新加坡豐益國際的子公司,也是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裏成立於2005年,旗下品牌除了最廣爲人知的金龍魚外,還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等多個品牌,產品涵蓋食用油、大米、麪粉、調味品、牛奶、油脂化工等多個領域。

目前,益海嘉裏已成爲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在中國從事糧油加工、物流等業務,是中國最大的糧油公司之一。豐益國際的老闆是知名商人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旗下的益海嘉裏集團生產的小包裝食用油,在世界上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20年累計銷售食用油50億瓶。

作爲豐益國際的創始人,如今已年過95歲的郭鶴年是一位非常受尊敬的華人企業家,也是馬來西亞最富有的企業家。郭鶴年已連續13次成爲馬來西亞首富,是世界著名的實業家。最值得稱道的是郭鶴年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雖然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但一直心繫中國。

1923年,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福建。商人家庭出身的郭鶴年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親從經營糖糧油鹽起家,一路摸爬滾打小有成就,也奠定了以後郭鶴年起步的基業。受家族企業氛圍的影響,郭鶴年從小就對經商有濃厚的興趣。20多歲時,他來到新加坡,用10萬馬來幣成立了一家公司。父親去世後,郭鶴年回到家鄉安家落戶,與哥哥於1949年創辦郭氏兄弟公司。

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裏,郭鶴年和他的兄弟在馬來西亞商界表現出了非凡的商業才華,特別是郭鶴年。1957年,郭鶴年在郭氏兄弟的基礎上創辦了一家制糖企業。十多年來,他壟斷了馬來西亞70%的糖業市場,佔據了全球20%的食糖市場。曾被譽爲“亞洲糖王”的郭鶴年,隨着財富的不斷增長,進軍酒店業,並打造了當時亞洲頂級香格里拉酒店,並逐步發展成爲一個業務遍佈全球的酒店集團。

而如今的他已有96歲,不僅被稱爲亞洲糖王,還被貼上了“酒店大王”的標籤,在中國擁有衆多香格里拉酒店,主營辦公出租的嘉裏中心,還有總面積達到了110萬平方米北京國貿。以至於網上還流傳這樣一個段子:“在郭鶴年家族旗下,不僅有着你每天上班的北京國貿,還有你每天要喫的金龍魚食用油,以及你出差要住的香格里拉酒店。”

隨着年齡的增長,郭鶴年的經營精力逐漸減弱,於是將豐益國際交給了侄子郭孔豐手中。上世紀80年代,郭孔豐訪華時發現,中國糧油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於是他便成立了南海石油公司,並正式開始生產金龍魚食用油。後來公司逐漸開始細化糧油品種,也就有了小瓶裝金龍魚的誕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金龍魚逐漸佔據了中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成爲中國糧油市場第一品牌。據有關數據顯示,去年,金龍魚的年營收達1671億元,是茅臺股份收入的兩倍。根據公司財報顯示,2018年金龍魚年收入高達1600億,隨後金龍魚曝出上市消息。事實上,早在2009年,金龍魚的母公司就已經準備好了上市計劃,但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市計劃被擱置。如今,在中國糧油市場的利好政策下,金龍魚再次將上市計劃提上日程。

據悉,2018年,豐益國際銷售額突破2800億元,淨利潤高達90億元,比上年增長27%。中國市場爲其1500億美元的收入貢獻了一半以上,因此,金龍魚將中國市場視爲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據報告顯示,益海嘉裏集團目前具備上市條件,看來金龍魚可能會在短時間內上市。有專家分析,一旦龍魚成功上市,很可能成爲中國市值最高的糧油企業。據瞭解,益海嘉裏總裁穆彥魁曾對外表示,益海嘉裏在國內上市,融資並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於上市之後,公司便能順理成章地變身成爲一家地道的國內企業,徹底擺脫“外資”的限制。

“益海嘉裏一心想要獨立上市,意在爲豐益國際創造更多價值。至於其上市後,能否被國內投資者看好,還很難說。”究竟金龍魚能否實現上市夢想,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