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吗,拍照比划“剪刀手”有可能会泄露指纹信息?

9月15日上午,作为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体验日”主会场活动在杨浦区启动。

安全专家提醒;拍照比划“剪刀手”小心指纹信息泄露

网络安全宣传周

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市民朋友通过互动和切身体验,感受并普及更多与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大家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辨识和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

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说;大家在拍照时一般不太注意到自己比的“剪刀手”会很容易泄露身份信息。拍照时如果镜头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就能将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还原出来。

“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指纹信息通过照片被提取后通过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可被不法分子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有没有很震,很意外?

安全专家提醒;拍照比划“剪刀手”小心指纹信息泄露

小心指纹信息泄露

如今的电子支付浪潮可以说是席卷了一切,无论是穿衣吃饭等家居生活中各方面的日常消耗品,还是出行方面的车船购票景点店家预定,可以说是“一网打尽”无所不包。

毋庸讳言,电子支付这几年发展迅猛,就源于其快捷而便利。但是伴随新兴市场出现的同时,往往也是一些新型犯罪分子扎堆的地方,电信诈骗应运而生。

见诸报端的电信诈骗,多以虚拟特殊身份、电话遥控受害人操作转账,这本不稀奇。甚至还有制造伪卡套取密码、截取验证码、异地转走被害人钱财的高智商犯罪,简直是防不胜防。

新兴事物一定会有漏洞,所以相关方面也一直在弥补在不断地完善,尽可能地将我们的损失缩减到最低。

就如这手机拍照,方便美颜且功能强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人人都用到过无数次,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也有不安全的隐患。

听专家的话,跟上专家的步调,一准没错。不要为了拍摄更清晰更美丽的自己,而将自家财物置于1.5米的危险境地之内。

留住自己的芳华没错,可是自己的财产一不小心就没了,得不偿失啊。

所以,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指纹、不可信的设备上不要录入自己的指纹,带有自己指纹信息的照片更不能在网上乱发。

安全专家提醒;拍照比划“剪刀手”小心指纹信息泄露

电信诈骗

怎样有效而安全地保障自己的财产,专家们早已给出了答案,许多受害人的案例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

涉及个人身份信息、家人电话信息、开卡银行密码等重要领域的地方,一律要严防死守,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