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3日訊(記者 陳瓊)“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憑藉着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詞保健酒巨頭勁酒獲得了巨大成功,早早躋身躋身百億營收行列,巔峯時佔據了保健酒市場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不過在小酒崛起與白酒巨頭殺入保健酒市場的重壓下,勁酒這一保健酒老大的焦慮也在加劇。日前勁牌有限公司近日下發調價通知,對中國勁酒系列產品的終端價格體系進行了統一調整,分析人士指出,勁酒最大的危機在於,原來的消費羣體逐漸被葡萄酒、白酒、啤酒侵蝕,新的消費羣體對保健功能的酒還有着疑慮。

勁酒時隔兩年半提價

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獲悉,勁牌有限公司近日下發調價通知,對中國勁酒系列產品的終端價格體系進行了統一調整,通知要求,125mL35度中國勁酒流通渠道售價不得低於15元/瓶,258mL35度中國勁酒流通渠道售價不得低於28元/瓶,520mL35度中國勁酒流通渠道售價不得低於50元/瓶,520mL35度盒裝中國勁酒流通渠道售價不得低於55元/瓶。此外,在餐飲渠道,勁牌公司要求,125mL35度中國勁酒終端售價不得低於18元/瓶,258mL35度中國勁酒終端售價不得低於32元/瓶,520mL35度中國勁酒終端售價不得低於59元/瓶,520mL35度盒裝中國勁酒終端售價不得低於68元/瓶。

對於提價原因,勁酒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產品改進相應帶來產品成本的上漲,同時近年來因藥材、原料、包裝、物流、人力等成本不同程度上漲,勁酒的生產成本也大幅提升。“爲保證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可持續發展,爲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於廣大消費者,經過廠家反覆研究,本次適當上調了中國勁酒系列產品的價格。”

近幾年,勁牌旗下產品小幅度上調價格時,對外均歸因於受原材料上漲影響。上一次公開調整價格是在2016年12月,公司對旗下勁酒系列125ml、258ml、520ml等共8款產品的終端供價進行提價。酒類行業研究員歐陽千里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勁酒提價諸如當年區域酒企主流大單品提價一樣,由於人工、酒瓶、原料及營銷等成本都在增加,外加消費升級的風口,消費價格區間在整體上移,所以勁酒提價是順勢而爲。

保健酒老大業績增速放緩

時隔兩年半再度提價,折射出保健酒老大的業績焦慮症,勁酒仍然是保健酒行業市場份額最高的龍頭老大,椰島鹿龜酒、張裕三鞭酒、竹葉青、寧夏紅、五糧液黃金酒、茅臺白金酒等品牌維持在第二集團

在2017年躋身百億營收俱樂部之後,勁酒的業績壓力陡增。截止到2018年,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牛欄山、汾酒、古井這7家上市酒企,加上劍南春、勁牌、郎酒,百億俱樂部已經有10位高端會員,其中勁酒被譽爲是“靠賣十元酒賣出百億營收額的奇蹟”,不過自2018年起,勁酒業績增速出現了下滑。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2016年勁牌公司實現銷售收入92.15億元,2017年勁牌公司實現銷售收入爲104.9億元,銷售收入增幅爲13.84%,而勁牌公司第二十屆經銷商懇談會2018年度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11.51%,銷售增速不及2017年。白酒專家蔡學飛表示,目前勁牌旗下苦蕎酒發展放緩,紅標有老化的傾向,金標尚在培育,整個中國酒類市場分化明顯,勁酒也存在着業績壓力。

勁酒也將目光轉向非保健酒領域,2016年勁酒出資約1.7億元,收購該仁懷市大型民營酒企國寶旗下的臺軒酒業95%的股份,勁牌公司方面稱,併購後在臺軒的基地上可能主要生產“調味酒”。蔡學飛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勁酒近幾年的資本動作比較頻繁,包括與青稞酒聯合建廠等,都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勁酒正在利用自身的渠道於品牌優勢,實施行業資源整合戰略,爲企業在多品類突破鋪墊,目前包括臺軒酒業在內,“應該說勁酒還處於整合期,效果有待觀察。”

保健酒市場大混戰

近年來,保健酒進入了野蠻生長年代,銷售額呈火箭速度躥升,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保健酒在全國的銷售總額約爲400.34億元,而2001年,中國保健酒在全國的銷售總額約爲8億元,這也使得相關企業享受到行業增長的紅利。

在2018年中國酒業協會果露酒分會暨保健酒聯盟理事會(擴大)會議上,勁牌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酒業協會果露酒分會理事長吳少勳做《2017年果露酒分會暨保健酒聯盟工作》報告指出,要鼓勵營銷人員和其他保健酒企業關係處好,不能互相詆譭,“現在不是打內戰的時候”。

吳少勳鼓勵保健酒企業抱團發展的背後是一線白酒企業紛紛殺入保健酒行業。近年來,五糧液主推黃金酒,茅臺保健酒主推茅臺不老酒、山西汾酒推竹葉青、張裕推三鞭酒,這也使得勁酒所代表的中低檔保健酒市場正在被高檔保健酒進一步擠壓。吳少勳也承認,在保健酒努力謀求發展的同時,白酒企業多覬覦該市場,或發佈“健康”白酒,或聯合藥企共同研發、銷售保健酒,對原保健酒市場將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在擔心外來者搶佔市場份額的同時,隨着新的消費羣體的崛起,勁酒的優勢也在慢慢消失。酒水行業研究員歐陽千里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保健酒市場被高檔保健酒擠壓的情況存在,勁酒的價格優勢和渠道優勢仍在,只不過是消費者心智優勢在消失,原來的消費羣體逐漸被葡萄酒、白酒、啤酒侵蝕,新的消費羣體對保健功能的酒還有着疑慮,“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正如“叫人想家”、“難捨最後一滴”等廣告語一樣,漸漸無法打動消費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