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成大國角力的舞臺:媒體剛曝光一個數據,中國人不能掉以輕心

據觀察者網10月26日轉載文章稱,10月25日到26日第八屆北京香山論壇如期舉行,本次論壇規格大,氣氛熱烈,但南海仍然是一個焦點話題。特別是一些外國代表公開或私下認爲,南海局勢緊張是由於中國島礁建設和軍事部署造成的。

對此,北京大學海洋戰略中心執行主任胡波回應道,中美在南海上的分歧需要協商解決,如果雙方能建立高端戰略對話機制,希望美國能夠坦誠一些,不要總搞一些中國控制南海的鬼話。胡波說,在南海摩擦中,中國表現得冷靜剋制,而美國卻不斷升級軍事行動,甚至叫囂武力解決,使得南海局勢不容樂觀。粗略估計,南海行動消耗了美軍西太平洋前沿兵力的60%,美軍艦機每年闖入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內多達10多次;對中國島礁和海岸抵近偵察上千次,在南海演習上百次。和美軍相比,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堪稱專業剋制和文明的典範。

從胡波的介紹可以看出,南海已成爲中美角力的舞臺,一些小國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大搞經濟和安全平衡戰略。經濟問題突出,他們就向中國靠攏;安全問題突出,他們就向美國靠攏。正是這種利益訴求,增加了美國在南海的活動空間,他頻繁挑動南海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敵意,讓這些國家成爲阻礙中國發展的因子。

中國與南海國家麻煩越多,美國遏制中國崛起就越省心省力。由於南海國家藉助美國平衡中國,反過來也被美國利益套牢,成爲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在此前提下,美國政界頻繁炒作“中國南海威脅論”就有了市場,一些國家盲目跟隨美國指揮棒起舞,看似能從中獲取一些利益,卻無法跳出美國利益的掌心。

對於美國而言,南海是美國能源運輸的重要航道,只有將其牢牢控制才能安心。所以我們看到近期美軍放話說,要在11月份派遣軍艦到臺海和南海一帶“炫耀武力”,這樣做實際上是要保持美國的軍事存在,保證南海可控。至於南海其他國家的感受,則不在美國考慮範圍之內。

對於中國而言,南海航道也是我國能源和經貿的“生命線”,一旦被美國切斷,那麼海軍就會失去出海口,收復臺灣將難上加上。我國可以與南海諸國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合作路子,但是美國如果軍事介入的話,性質就會變了。南海已成爲我國的核心利益,絕對不能讓步。所以本次論壇,我國國防部魏鳳和上將強硬表態,南海諸島一寸領土都不能丟。一些夾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的國家應該清楚,如果南海局勢惡化,犧牲的就是自己,而受益的則是美國。

隨着美軍向亞太特別是南海地區傾斜軍力,局勢將越來越複雜,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也絕不允許有人把南海的水攪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