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血液对于身体来说就像是空气一般,我们离开了空气不能存活,而身体内如果血液不能顺畅的通行到各个地方的话,也会造成很多的疾病困扰,而我们的血液一旦变的粘稠,那么就会导致血液流通的速度变慢,形成血栓,引发心血管疾病以及造成五脏六腑的伤害,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知道自己的血液是否变的粘稠了呢?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这6个症状了。

1、早上头晕,晚上清醒

一般我们的身体经历了一夜的休息后,早上起床应该是神清气爽的,但是要是血液粘稠度话,早上起来就会没精神,头晕,反应迟钝,但是到了晚上却精神非常的好,这个你就要注意了,要是你早上起床后迷迷糊糊的,感觉睡不醒,直到吃完早饭后才能变的清醒,但是晚上精神特别的好,就要小心是否是因为你的血液变得粘稠了。

2、吃完午饭后容易犯困

一般我们吃完午饭后都会觉得身体有一些疲倦的感觉,想要睡一会来缓解一下,当然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午休的习惯的,所以即使不睡的话精神也还不错,但是要是吃完午饭后特别的困倦,要是不午休下午根本就没有精神的话,那么可能就是因为你的血液变得粘稠导致的了。

3、视力时好时坏

一旦身体内的血液变得粘稠,血流的速度变慢,就无法及时的将营养供给视神经,长期下去的话,视神经和视网膜就会缺血缺氧,然后导致视力也就变成一会能看清楚一会不能看清楚了,这个也是叫阵发性视力模糊,一般老年人身上出现的比较多。

4、心悸,胸闷气短

一般可能心脏有问题的话会出现心悸,胸闷气喘的症状,但是没有心脏病而出现这个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是血液粘稠导致的,因为血液粘稠就会减少血液对心脏的供给,一旦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心血管堵塞,高血脂等问题,引发心血管疾病,出现气喘,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5、下蹲时候胸闷气短

一般体型比较肥胖的人容易血液粘稠,体型比较胖的话蹲下来就很不容易,即使蹲下来也会导致胸闷气短,因为在做下蹲这个动作的时候,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就会减少,加上血液粘稠的话,大脑和肺部也会缺血,就容易造成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症状。

6、皮肤容易有淤青肿胀

血液粘稠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血栓这个我们知道,而造成血栓的主要表现出的症状就是身体出现浮肿,皮肤容易有青淤,因为血液的粘稠影响了血液流通速度,所以导致身体出现肿胀,并且皮肤出现淤血和红纹。

看到这些症状对比自己一下,感觉还是能够对上的,说明我们的血液即使没有那么的粘稠也出现了粘稠的现象了,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调理了,多喝水,多吃一些清理血管,活血的食物,适量的做一些有氧运动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血液粘稠,预防疾病,你还不赶紧行动起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