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凤凰山处北回归线以南

温暖湿润的天气孕育出茂密的山林

大多数珠海人对凤凰山知之甚少

只有经验丰富的登山爱好者

才会一窥其神秘容貌

但在历史上

凤凰山的岐澳古驿道是珠海、中山人

通往澳门、香港走向世界的交通枢纽

越过岐澳古驿道

凤凰山下会同村村口的乡间小道

像是一条穿越的通道

两旁的老樟树遮天蔽日

引你穿越进入那些晚清的买办风云之中

1820 年 7 月,嘉庆帝去世,经历了康乾盛世的清王朝此时已进入衰败周期。这年,珠海会同村的莫氏富商家中生下了一名男丁,起名维俊。这个男孩后来带领莫家成为叱咤晚清中国的广东买办集团之一。

光阴流转近两百年,岐澳古驿道的功能已被现代交通取代。今天的会同村,周边农林、果园、水田相间,一派田园清新景色。村内,青砖灰瓦的民居,庄严的祠堂,中西融合的碉楼、洋房,继续讲述着那段莫氏买办风云史。

来源:珠海电视台

会同村位于珠海唐家湾镇的西南部,处凤凰山脉北部,坐落在梨冈山下,北、东、南有山体环绕,西面则是池塘和清溪。

从珠海的唐家湾镇到会同村,自驾路程约 15 公里。村落已经远离热闹的城镇,但同时这样的距离使得城市人来到这里只需 20 分钟左右,较为便利。大概是这样的原因,尽管会同村并未看出成规模的旅游开发痕迹,但村内很多民居已经出租成为咖啡馆、茶馆、农家菜馆、民宿等旅游商业形态,村口还形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家村。

摄:许伟明

从村落容貌看,会同村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建筑规整,一是中西结合。

《香山县志》记载,莫氏祖先莫与京因爱梨冈山水美景,于雍正年间购得此地,与原村的鲍氏、谭氏乡人迁居于此。有些人家负担不起修筑费用,莫与京又“罄其资助之”,村人感恩,便以“会同”为村名。

古人选址,村口一般狭小,村落隐幽在其后开阔地带。这种先抑后扬的空间引导暗合中国风水藏风聚气的追求。沿着林荫道步入村口,踏过一座古旧的石桥,一抬眼,顿觉豁然开朗,会同村便在眼前了。

来源:网络资料图

整个村落呈东高西低走向,村落吸收了西方现代村镇规划理念,呈现严整的“三街八巷”核心结构。“三街八巷”垂直交错,构成方正规矩的“棋盘式”空间组织架构。村落的南侧,又以一座碉楼收尾。

莫氏大祠堂内,有赞扬本村的民谣曰:“前面一条塘,二闸围一乡;一间祠堂三塔上,左边文阁似牌坊,右边瓦瑶真排场;花儿果子喷鼻香,人人行过都旺相,真系会同村仔好村场。”

来源:珠海旅游局官网

珠海,因海闻名的城市。这里有浪漫的情侣路,有水清沙白的海岛,有横琴岛令人惊叹的海洋公园。凤凰山下会同村,不是海的村落,却有海的性格。

古时岐澳古驿道支线长南迳古道是珠海、中山等地商人通往港澳的主要通道。这条古径早在康熙年间已经形成,后来随着珠海会同、中山石岐等地到港澳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商贾们在雍正年间集资重修了这条古径。

19 世纪中叶,衰败中的清政府进行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当时,莫仕扬是一名精明能干的广州商人,因商务机缘结识十三行洋人,渐渐精通英语,熟悉洋务。

商人、买办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近代商人、买办奔走于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各地,经营商贸,兴办实业,打开了市场,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城镇的繁荣。上海、香港等大都市的初兴与崛起,离不开他们的活动。

在那个年代,广东人以开拓进取的海洋精神,主动顺应时代潮流,一时形成唐廷枢家族、莫仕扬家族、徐润家族、郑观应家族四大买办集团。而这四大买办集团,皆是以前的香山县人,“香山买办”一时声名大噪。

会同村的莫氏祠堂,现在成为那段“香山买办”传奇的重要讲述者。从莫氏祠堂呈现的史料看,莫仕扬家族与唐廷枢家族、郑观应家族皆有姻亲关系,莫仕扬的夫人就是唐廷枢的亲戚。

摄:许伟明

莫仕扬的人生不长,仅 59 年。他担任香港太古洋行买办期间,重组了太古洋行轮船公司,拓宽保险、仓储业务,开辟新航线,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协调香山大买办集团间的利益矛盾,促成招商局、太古洋行轮船公司及怡和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

莫氏家族帮助太古洋行崛起的同时,也将西方物质文明成果带到中国来,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会同村,这个买办阶层的佼佼者给小小的村落带来了太多荣耀和惊喜。

摄:许伟明

若说起这些荣耀,便不得不提栖霞仙馆。因为莫家购置发电机,最早是为这座别墅供电,洋气的欧美无声电影当年也最早在这里播映。

摄:许伟明

栖霞仙馆并不在会同村规整的组团中。从会同村民居群的南碉楼出发,经过一座僻静的石桥,再往南走,这座离群的私家园林才进入视野。从带穹顶的四层西式门楼进入,华丽的西式骑楼坐落在正中间。

时间进入 20 世纪,莫仕扬已过世几十年,莫家三代通过买办生意积累起大量财富。莫仕扬的孙子莫咏虞此时在香港生活,他积极参与规划和建设会同村安防、桥梁、街道、村容、村貌等,又捐资帮助家乡发展教育、卫生、养育孤儿、照顾孤寡老人等事业。

摄:许伟明

栖霞仙馆是莫咏虞为原配郑玉霞所建。郑玉霞为郑观应同村人,父亲郑琼芳早年留学,娶了一名日本女人并生下她和两个姐妹。因自小在日本生活并接受现代教育,郑玉霞出嫁后无法忍受妻妾争风吃醋,从香港回到会同村念经礼佛。1907 年,因病结束仅仅 37 岁的年华。

据说,郑玉霞去世后,莫咏虞竟因思念生病卧床,其间有婢女阿霞悉心照料,莫咏虞病愈后欲纳她为偏房。但阿霞却发愿要与府上几位终身不嫁的自梳女一起为夫人郑玉霞“守清”孝道,落发为尼。

莫咏虞为纪念郑玉霞,感念婢女阿霞,由香港或海外运进建筑材料,模仿香港太古洋行模式建造一座 400 平方米二层中西合璧的骑楼,设置有梦香阁、念经堂、客厅和厨房等,建置电房、车库、凉亭、假山、观音池和种植名贵花木的庭园,阿霞和其他四名女尼入住。

每隔数月,莫咏虞特地从香港请来电影队为女尼们放映“默片”,这也成为会同村村民最时髦的文化娱乐项目。此外,莫咏虞偶尔从香港回来避暑、打斋小住,也召集亲朋好友在此相叙闲话家常。

来源:南方网

后来,由于社会历史政治因素和各种各样的原因,栖霞仙馆渐渐人去楼空,风吹雨打、虫蚁侵蚀、蛇鼠寄生,这座精致的庄园变得荒草萋萋、破败不堪。就在前几年,它还大门紧闭,被当作灵异电影的取景地。

我在一个很好的时间点见到栖霞仙馆。2016 年,历经3 年的修葺,栖霞仙馆带着过去的故事和开始的模样回到世人面前。

现在,骑楼的一楼被设为展厅,向到来的人讲述莫氏家族的故事和骑楼主人的那些烟云往事。二楼则被设计为咖啡厅,供人们休闲放松,观看庄园景色。这样,栖霞仙馆作为珠海三大园林的本来面貌才展露出来。

来源:南方网

时间匆匆

古村落之所以迷人

往往因其有着历尽沧桑的古老建筑

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曾经风光的莫家买办风云

栖霞仙馆流传的情爱纠葛

都成为了歧澳古道和会同村

无法抹去的记忆

素材来源丨本文摘自文旅中国丛书《乡愁里的广东》,作者许伟明、余婷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原标题为《岐澳古道上的买办烟云》,作者许伟明、李亚蝉,摄影许伟明

你对珠海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在下方留言告诉小编~

今日话题

温馨提示:

小编每周将从粉丝回复中评选出五位最佳回复(神回复),并送上神秘礼品~

推荐文

国务院办公厅开通

“我为大督查提建议”小程序

问题线索、意见建议

欢迎大家扫码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