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都得吃饭。而吃饭,也是一件讲究的事,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和餐饮礼仪就可以证明。但现在,生活节奏快,吃饭像打仗,不经意形成各种错误的饮食习惯,提高了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给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那到底有哪些不良饮食习惯正在悄悄损害我们的健康呢?‍

7个饮食坏习惯

1.趁热吃

“快趁热吃!”很多人都觉得食物趁热吃,口感好、味道香。但是,人体的口腔上皮和食道壁一般只能承受40℃~60℃的食物,太热的饮食容易烫伤口腔导致溃疡,长期吃烫食,会反复刺激食道黏膜,可能引起口腔癌、食管癌。有调查发现,东南沿海爱喝热饮的地区,居民食管癌发病率高于其他不爱喝热茶的地区。

建议: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汤的食物凉一下再吃更健康。

2.太偏食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吃,那可能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实际上,小堂妹也是这样的,不喜欢葱姜蒜,基本不吃。但其实各类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和元素含量不同,偏食导致身体缺少必需的营养和元素。

建议:为了自己更健康,吃饭时不喜欢的菜也挑一点吃吧~

3.狼吞虎咽

很多人都有过吧~因为生活节奏快,赶时间或饿得太狠,就会狼吞虎咽。但是吃东西太快,容易呛到,造成食道损伤,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胃胀、消化不良,因为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不好消化,而且肠胃无法及时把饱腹信号传递给大脑,可能增加进食量,导致肥胖。

建议:吃饭要细嚼慢咽,一口饭多嚼一会儿,以减轻肠胃压力。

4.吃饭不专心

吃饭时看电视、玩手机,是现在的常见现象,大家都不以为然。但其实这种习惯会直接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因为一心多用,会忽略自己吃进嘴的食物,既可能造成饮食结构单一、营养不良,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吃得过多,结果长胖!

建议:吃饭要专心,适当聊天,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不吃早饭

有些人不习惯吃早饭,有些人来不及吃早饭。其实早饭很重要,以前小堂妹写过一篇关于吃早餐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了看看。不吃早饭会影响一天的精神状态,影响记忆力,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影响胆汁功能,诱发胆结石的发生。

建议:早餐一定要吃,且注意营养搭配,不要太油腻。

6.睡前吃夜宵

睡前吃夜宵,睡觉时食物基本还停留在胃中,易引发腹胀、消化不良,对睡眠会造成较大影响。且如果进食与睡觉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增加胃酸反流的发生几率,带来“烧心”的不适症状,还会损伤食管黏膜,长期如此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建议:吃饭和睡觉之间间隔3小时以上较好,睡前吃东西不要吃太饱。

7.长期吃太饱

长期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得不到休息、修复,容易诱发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同时还可能造成胃黏膜溃疡和糜烂,增加患胃癌的风险。长期饱食还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引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建议:每餐七分饱最合适,中午可以多吃一点,因为工作需要消耗体力。

相关文章